浙江舟山与四川达州共谱山海情 擦亮东西部协作品牌
2022/1/14 11:35: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编辑:浙江物流网
      打造“大山里的海员,港口石化能手”海洋专技劳务品牌,持续促进浙江省舟山市与四川省达州市两地劳动力资源供需精准对接,为达州群众开辟一条东西部协作新的致富路,这是舟山近年来不断擦亮东西部协作品牌的剪影。
  一边是波澜壮阔的大海,一边是连绵不绝的群山,相距近2000公里的舟山与达州,因东西部协作而结缘,而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两地共谱山海情,优势互补助推两地高质量发展。
  优势互补 擦亮劳务协作品牌
  众所周知,舟山既是海运大市,也是海员大市,海员数量约占浙江海员的60%、全国的6%。由于本地船员年龄结构老化,中普船员主要依靠外地船员补充,存在一定缺口。
  为此,浙江驻达州工作队牵头对接舟山市人社局与达州市宣汉县政府持续扩大“宣汉海员”班规模,同时将招生范围由宣汉县向万源市、通川区等周边地区延伸。
  2021年,舟山共成功开办海员班2期,招收海员生111人。
  据浙江驻达州工作队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将在经过为期约4个月的培训、考证和上船实习后,被推荐到舟山市航运企业就业,转正后月薪预计可达1万元,“培训期间的费用,全部由政府买单,上船实习的食宿也将由船企保障,确保学员全程无负担地学好技能,实现高质量就业致富。”
  自新一轮东西部劳务协作工作开展以来,舟山市依托达州市优质劳动力资源,围绕浙江发展海洋经济,舟山打造国际物流岛、能源化工岛等战略,积极改革创新,在“东西部劳务协作2+1班”基础上,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110万元,持续促进两地劳动力资源供需精准对接。
  当下,舟山市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已初步形成万亿级规模的绿色石化产业,因此石化类专业人才缺口非常大。
  为缓解石化劳动力紧张问题,浙江驻达州工作队积极促成达州市职业学校与浙江鼎盛石化工程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开创性组织“绿色石化班”,吸引退役军人、大学生和大批中职生报名参加,预计就业后月薪可达万元,真正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致富。
  关爱留守儿童 共探健康成长新路
  山的呼唤,海来支援,在东西部协作的过程中,一份跨越近2000公里的关爱“情缘”也由此展开。
  据悉,达州市宣汉县是四川省劳务输出大县,省外务工就业约32.3万人,由此导致该县内留守儿童数量达2.75万人,部分留守儿童的祖辈或过世或因年事已高无力照顾他们,如何解决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安全等问题迫在眉睫。
  2021年,浙江驻达州工作队联合宣汉县关工委、人社局等部门在部分农村学校开展“关爱明天”行动,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地援助儿童健康成长。
  以舟山与达州试点创建的“留守儿童周末假日寄宿学校”为例,该项目整合东西部协作资金超30万元,为达州当地的4所试点学校添置留守儿童之家办公和学生座椅、翻新生活及学习娱乐设施,设置心理辅导室、家长视频交流室等功能用房,健全入学申报、安全管理等6项管理制度,实施师生结对、困难帮扶等8大关爱行动。
  目前,该模式共吸引学生193名,试点学校生源总数同比回升8.93%。
  与此同时,该项目还设立了童伴妈妈、厨师及安保人员公益性岗位,每个学校配备1至2名心理辅导老师,发动70余名辅导陪伴教师按每周末2至4人轮流到岗,开发作业辅导、社会实践、品德教育等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定期分享学生辅导课程安排计划和学生活动照片,实现学生技能、素质双提升和家长、学校双放心。
  依托科技协作 补全精深加工链
  在千里之外的浙川东西部协作(定海—宣汉)塔河蜀宣花牛示范养殖场内,一头头个头不算大,但体肥毛亮的小肥牛正在散步。
  这些肉质香嫩的蜀宣花牛,是宣汉当地许多村集体和村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
  同时,这些蜀宣花牛也是“达菜入舟”的农产品之一。
  回首过去,面对宣汉县牛产业正面临着养殖技术滞后、设施装备不足、精深加工缺乏等问题,浙江驻达州工作队通过东西部协作帮扶,为宣汉县牛产业发展激活新动能。
  2021年,在浙江驻达州工作队的助力下,宣汉县大成镇马滩村新建了四川规模最大的万头蜀宣花牛产业园区,高标准打造蜀宣花牛种牛育种繁育、乳肉性能开发利用、优质牧草种植收储加工、有机肥生产于一体的智能化、标准化、现代化产业园。
  为进一步提升蜀宣花牛产品的附加值,舟山市更是依托成熟的海鲜液氮冷藏技术,进行“蜀宣花牛肉品质保真技术与装备研发应用”科研项目攻关,破解当地发展难题。
  此外,该市还积极对接舟山市澳舟牛业公司,依托该公司先进的牛肉精深加工设备,补全宣汉牛产业精深加工链。目前,双方已达成初步投资。
  自浙川东西部协作启动以来,伴随着舟山注入的对口支援活力,达州“老产业”正焕发出“新活力”。
(更多资讯,请关注浙江物流网微信公众平台zj56156)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