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需求缔造新兴行业
“还是到我的办公室去聊吧,会议室全都被占了。” 记者跟随着许前明刚走了几步,他随手指向身边的一间会议室说,“这里面是XX(厂商)的人。一到年初,我们大部分客户都要来做Business Review(业务回顾),其中很重要的目的就是提出更高的要求,让我们再尝试调整业务流程,看能否再帮助他们压低几个点的运营成本。”许的话中所提到的厂商正是某全球知名PC 企业。
作为国内领先的第三方供应链管理服务提供商—深圳市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裁助理许前明对此已经习以为常。事实上,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高度透明、渠道趋于扁平的大环境下,运营成本直接决定了产品的竞争力。哪怕是1%的供应链成本的降低,对企业来说都至关重要,甚至是绝处逢生的。
市场需求缔造新兴行业
目标“轻公司”
追求供应链成本的最小化,在各行业中都有范本,就像最近被业界广泛讨论的“轻公司”。从表面上看,这种类型企业的特色是具有与众不同的销售模式。比如说,服装业中的PPG率先通过互联网销售衬衫;珠宝行业的戴维尼通过说服全球26家钻石切割供应商,将实时在线的钻石库存数据开放给该公司而建立的“全球钻石搜索引擎”,打造了拥有核心竞争力的钻石首饰电子商务网站;IT行业中的戴尔多年来所奉行的直销模式曾帮助其稳居全球PC霸主位置。但是,真正支撑他们差异化营销模式的,无一例外是隐藏在模式下面的这些企业强大的供应链管理和整合能力,比如说戴尔的“零式供应链”、海尔成功的物流模式、惠普的打印机供应链等。有人曾表示,PPG已经不再是传统的服装公司的概念,它本质上甚至可以归结为一家IT公司,因为其所有的供应链环节全部外包,自己只有一套强大的信息管理系统,实时协调整个供应链上各个环节的合作伙伴。据了解,传统的服装企业从产品设计、采购、生产到运输、销售,整个流程一般需要两个季度的时间,也就是说冬天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准备第二年夏天流行的款式,但PPG走完这个流程只需要5周,甚至更短的时间。
之所以要拿诸如PPG 这些轻公司来举例,是因为他们将所谓的“轻”近乎做到了极致。全球初具规模的企业都受此影响,正试图减掉“身上的赘肉”,也就是将企业的非核心业务外包,即通常所指的BPO(业务流程外包)。但是,当企业的一个个业务流程被外包出去后,却面临要协同管理供应链中各类型、各环节企业的繁冗工作。
于是,厂商对于“虚拟产业链整合”的需求,让那些供应链合作伙伴中的敏锐者发现了一个新的行业市场,这就是第三方供应链管理服务。
巨大的市场
有数字显示,我国的供应链管理行业发展前景巨大,中国目前与物流及供应链相关的总支出约为4800 亿美元,供应链成本占GDP的比重为20%左右,70%的物流及供应链外包服务提供商在过去的三年中,年均业务增幅都高于30%。
美国经济学家史蒂文斯认为:“通过增值过程和分销渠道控制从供应商到用户的流就是供应链,它开始于供应的源点,结束于消费的终点。”供应链中的生产、物流是产品成本最高的两部分,而销售环节又大幅提升了产品的销售价格。有研究机构的调查数据显示,在生产环节上,如果企业的生产线长度减少一半,生产效率可以提高30%,成本可以下降17%,生产线如果减少一半,生产效率可以提高75%,成本下降30%;而在物流环节上,仓储和运输的成本更是要占到整体成本的5%〜30%。
惊人的市场需求与供应链管理的高效率所产生的碰撞让这个新兴市场瞬间变得极具吸引力,原本处在供应链单一环节的企业如果能整合更多的环节,意味着自身在供应链中的价值更大,与客户的合作关系将更加稳固。
国内企业跟进迅速
深圳是我国供应链管理服务产业的发源地。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该行业的企业基本都是从IT、家电和电子行业进行业务升级的,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怡亚通许前明表示:“我国的珠三角地区是IT等新兴行业的制造企业的集散地,同时又是国际间贸易往来的枢纽,而新兴行业中企业的管理者接触新事物、新概念的能力很强。相比之下,传统的服装等制造行业家族企业性质较多,管理者的年龄都较大,很多人已经失去了改革的冲动,认为没有必要。因此,IT、电子和家电行业便成为供应链管理企业起家的地方。”
在这些新兴行业的企业中,国际企业自然是最先举起供应链管理外包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