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邮政法》或《国内快递市场管理办法》出台
预计《国内快递市场管理办法》将会对符合“资质”的快递企业授权经营“商务文件(信函)”,改变现在“法不治众”困惑局面。
《快递服务标准》和《邮政业消费者申诉处理办法》虽不是强制性标准,但是它将是“消协”调解快递与消费者发生纠纷赔偿的重要依据,减少法院在判决同样快件遗失的案件在不同的城市法律依据不同而其判决结果相反的困惑。
新《劳动法合同法》促进快递业转型
新《劳动法合同法》实施后,民营快递企业使用一位员工一年将从2008年起增加3500元以上的成本。特别是对于属于劳动密集性与人员流动性比率较高的快递企业来说成本更高,这是难以“消化”的成本。因此,快递企业特别是民营快递企业更加注重招聘人员的素质与培训、更加注重提高技术应用与信息化管理的科技含量。与此同时,预计部分民营快递企业将会在2008年适当时候提高快递价格。
制约快递业的政策有松动
1.非邮政快递企业车辆进入市区配送快件的合法性没有得到法律确认,其客车运快件还属于违法行为。一是国内没有得到国家交通主管部门认同的快件车型;二是现在快递企业使用的小客座车用于配送快件在交通局办不到货运营运证,没有货运证也就在公安局交警部门办不到通行证;
2.非邮政的快递公司在航空配舱没有像邮政快递企业一样优先配舱权的政策,其货物经常被“拉舱”滞港;
3.在融资方面,银行依然是“质押贷款”的传统模式,快递配送企业是服务业属于“轻资产”固定资产很少。快递企业要做大、做强、做专就必须包机继而购机,但国内民营快递企业遇到了融资的困境;
4.国家的大中专院校没有设立快递管理专业,这让快递业管理人才的可持续供给没有保障。由于快递行业时效要求非常高、体力劳动强度大、对从业人员的文化程度要求不高,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快递的职业地位低下,造成从业人员流失率很高;
5.民营快递管理水平低下依然存在。目前,巨大的市场份额增长暂时掩盖了管理上存在的缺陷;
6.快递配送企业经常发生“内盗”、“扣件敲诈”等刑事犯罪行为,但是一旦报案,许多地方的警方总以“内部案件证据不足”、“内部经济纠纷”、“涉案价值无法确认”等原因不予受理,造成这类案件屡屡发生。
快递市场吸引投资者不断进入
在外资投资方面,除联邦快递和DHL已经开展国内快件业务外,TNT则通过并购华宇物流开展了国内公路快运业务,UPS还没有进入国内快件市场。从运作上看,DHL的“天价”销售价格可以看出他是“尝试性”的经营策略;虽然联邦快递国内的价格在降低,但是价格仍然高于顺丰或EMS50%~100%。这符合外资快递企业循序渐进“切入”市场的经营策略;假如TNT想借助华宇进入国内快递市场难度非常大,转型的风险很大,代价更大。目前,中国的法律还不允许外资快递企业经营国内范围内商务文件的递送业务,相关法律还没有出台,国内快递市场不规范。这也许是UPS一直在观望的原因。
在内资投资方面,预计有两家国内企业投资亿元以上进入国内快递行业;在并购方面,外资看好“直营模式”的顺丰速运、宅急送和佳吉物流等,但是他们均拒绝被并购或参股。对于并购、参股“特许加盟模式”的快递企业,外资与风投基金仍犹豫不决。
市场份额趋于集中
1.按<市场份额趋于集中
1.按<按<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