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事先知道,有些快递公司这样草菅“件”命,你还能放心地把物品交给他们吗?张先生在一家快递公司吃了一剂“猛药”,叫苦不迭,打电话到本报投诉。
据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统计,2005年,本市涉及民营快递公司的投诉为238件,2006年猛增到569件,主要投诉投递不到、延时交付、物品丢失等问题。
业内人士透露,由于缺少统一的行业操作规范,快递公司拆件、转运等过程中,充满种种不安全因素,直接威胁消费者的利益。
“没什么好奇怪的,你封得好好的包裹,里面的东西就是会不翼而飞。”曾经在快递行业做过一阵的小赵说,快递业里的那些怪事,他见得多了。点上一支烟,他向记者披露快递的猫腻。
拆件 操作过程缺少监督
有时,要给客户的快件换包装,必须拆件。虽然动机是好的,但操作过程缺少监督,就可能出“状况”。“丢掉一两件东西很正常,特别是贵重的。”小赵轻描淡写地说。
有一次,另一家快递公司将一个快递件转卖给他所在的公司——如果顾客要寄达的地方未设点,快递公司会委托其他公司转递。
“为了方便找件,我就问里面装的是什么,他告诉我,是条项链。”小赵说,一听到是项链,公司的会计,也就是经理的老婆马上就把他找到的快件拆开了。拆开后发现,只不过是条普通的项链,不值几个钱,这才失望地重新装好发走了。“如果是条白金的,结果会怎样?”小赵心里犯起了嘀咕。
“第一,贵重的东西,最好找家大公司;第二,往偏远地区寄东西,最好找网络健全的公司,避免拆件这种事。”小赵郑重地建议。
存放 管理混乱,没人看管
“快递公司门口,管理混乱,没人看管。”小赵说。第一次到那家快递公司上班时,看到门口堆满了邮件,还觉得非常奇怪,因为门口就是一条热闹的大马路,来来往往的人很多。“有人想浑水摸鱼,偷两件走,根本没人发现得了。”
由于乱堆乱放,在其他操作程序中也容易造成丢件。第一,装车,可能丢失、误装;第二,自提,一些顾客上门自提货物,可能提错、误拿;第三,分件,快递公司有专门分邮件的人,如果他不小心分错了,丢件的可能性差不多就是100%。
为啥没人看管这些快件?小赵很快摸清了底。“老板从来没要求谁看管,更不在乎赔几个小钱。”他说,未保价的邮件丢了赔200元,同事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老板有钱,赔这点算啥”?
网络 快件被转得“没方向”
规模小的民营快递公司,本身的运转网络有限,一些跨区域的业务送上门来,他们绝不会往外推,而是先接下来,再找其他快递公司协助。这种转手买卖,往往转一层不够,要转二三手。转接过程当中,既没有健全的程序,又缺乏周密的协调,转来转去,快件很有可能被转得“晕头转向”,最后不知所终。
即使是一家公司内部,也可能因为管理不善,两个业务受理点之间沟通不良,造成延误。
小赵说,有一回,从公司长宁区受理点发到浙江宁波的一只邮包不见了,长宁的业务员打电话到宁波查找,可是两天都没有回音。这只邮包是一个每月结账的大客户发的,经理急得不停打电话催,破口大骂宁波的业务员。这时,碰巧有个宁波的顾客打电话到长宁查件。“电话是我接的,快件也找到了,但是当我想找人送过去时,一个老业务员一把拦下。”小赵回忆道,“他说,宁波不给我们送件,把我们的件弄丢了,我们为什么给他们送?”
“那个快件是份合同,顾客叮嘱要按时送到。”小赵说,“两个站的人因为斗气,就置顾客的利益于不顾。”
人员 同时给几家公司打工
“脑子灵光的快递员,不会只给一家公司打工,他们手里都握着好几家公司的业务,哪边给的提成高就往哪边送。”小赵说。
比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