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如何发展物流园区
2006/11/28 16:59:56 来源: 作者/编辑:
德国是欧洲物流发展最好的国家,在物流园区的建设方面目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目前建有33个物流园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不莱梅物流园区在经过十几年的经营后,其投入产出比已达到1∶6,投资1.02亿欧元,而实现的效益为6.1亿欧元。物流园区对于德国物流的发展、整合交通和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都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物流园区的建设与当地交通政策以及发展经济的政策是密切相连的,因此,当地的政府对物流园区的规划,以及对物流园区在建设上作出经济上的资助,具体由当地政府实施。2003年5月联邦政府交通部再次发布文件,要大力扶植和继续发展建设物流园区,再次表明了物流园区建设的重要性。
由于物流园区投资数量比较大,就不可能有少数的机构来完成,那么德国最典型的做法是,采用3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方法,公私合作。合作中,政府主要是对物流园区的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资金,而私人公司主要是对他们自己的一些物流方面的设施设备进行投资。在这个地方有点很重要的就是说,所有的政府资助不会是百分百的,私人公司必须有一定的投入在里面,基础建设设施也不例外。3P特点是:
1.由政府出资对物流园区建设提供基本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土地开发、公路、铁路连接等,同时也会对这个基础设施以外的某些设备进行投资,比如说对公铁联运站。
2.私营企业参与设备(仓库、物流设备、加油站等)投资和运营。
3.在利用3P模式建立物流中心时,公私的比例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各物流园区的情况不断调整。
4.3P模式的意义在于,国家在物流园区起步阶段的投资比例很高,而在运营阶段,私营企业的比例不断加大。
5.必须指出的是,惟一的合作伙伴不能保证所需的投资金额,因此,一般都是多个私营企业加入3P模式。
在德国,作具体的设计物流园区也好,或者其他街道的建设也好,设计的主权是掌握在当地政府手中,也就是说一个建筑或者一些设施最后能不能得到审批通过,这是当地政府的权利。但是这级政府并没有对物流园区的建设提供很多资金,这级政府并没有很多钱。
首先物流园区建设实际上是一个工业区,对物流园区的投资也比一般的物流中心投资要高许多,他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说要有铁路等等,由于这个投资数目比较大,所以说尽管具体的审批都是有当地政府部门来进行的,整个的投资还是由联邦政府和德国的州政府来作出。
除了联邦政府作出的一些提供经济上的援助以外,每个联邦州都对一些项目进行投资。整个经济援助要从当地政府、州政府至联邦政府进行协调。
在德国还没有物流园区的建设不是通过政府的赞助而建成的。因为基础设施的投资非常大,没有物流园区可以仅通过卖地把这个投资的钱收回来,这样的话就会使这个土地太贵了,卖出去的钱和投入的钱不完全一样。不要幻想把这个建设好的物流园区,通过卖地来赚钱,只有通过政府的赞助才能使物流园区的地以合适的价格卖给物流企业。
入园企业也可以得到政府资助,水电排水等等建设都可以用这方面的资金来进行建设。这部分的资金赞助的份额约为物流园区建设厂房的10%-13%。对于其他基础设施的投资,也有资助。
还有一项资助是建立公铁联运中转站,政府资助可高达80%。德国现在有33个物流园区中,有11个物流园区的中转站是德国联邦铁路的钱修建的,有12个物流园区是靠私人投资来完成的。
作为德国第一个物流园区,6个入园企业成立了不莱梅物流园区管委会。管理会像物流园区的经理一样,入住的公司有问题的时候就来找他,通过他来得到解决,或者是帮助在物流园区的公司和政府有关部门打交道等等这些。物流园区管委会为园区内企业提供多种服务,如能源的集体采购、代理危险品检验,兴建有综合服务中心、维修保养厂、加油站、清洗站、餐厅等,还有培训中心。
管委会是一个责任有限公司,他的目的不是盈利,而是代表这些成员的利益。其董事会的成员不包括德国联邦铁路,不莱梅城市等等。管委会还有一个顾问委员会,主要是由不莱梅政府来作为他们的顾问,同时由一些独立的专家小组来向顾问委员会成员其他一些私人公司组成。
管委会还进行了许多项目,如不莱梅城市物流、园区内企业合作、远程信息技术平台等等。园区内还建立了欧洲最现代化的高架立体仓库。园区内除物流业务外,还有增值服务。
ipt>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