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港能不能领军中国港口物流业
2008/8/25 13:29:22 来源: 作者/编辑:1
日前,《现代港口物流服务示范工程》已被科技部正式列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从该工程的要求不难猜测,上海将在罗泾二期散杂货码头、洋山深水港区集装箱码头和外高桥六期汽车滚装码头首先开展科技创新,力争从这三方面寻找向现代物流码头转型的突破口。那么,未来的上海港口物流将是怎样一番景象,上海港又能否成为现代港口物流业的“领头羊”?
集装箱码头:有优势也有挑战
“上海乃至世界港口目前发展的重点都是集装箱。仅从货重来说,集装箱已经占到世界货物吞吐量的一半,而价值更是无可比拟的。因此,无论从何角度看,上海港发展的重点应放在集装箱上,上海港向现代物流方向转型更应着重做好集装箱港口物流。”上海海事大学水运经济研究所教授徐剑华如是说。
向现代物流型港口转型是大趋势,无可避免。而上海港是否具备做好“领头羊”的潜质,既要充分发挥优势,更要积极面对挑战。
优势
首先,上海港在相对完善基础设施的支撑下无时无刻不创造着“世界一流”的高效率。如,根据资料,2007年洋山港区装卸速度达到690.93/自然箱/船时,台时效率达到97个自然箱,位列世界先进水平。又如,目前南美一些国家进行港口建设都力邀建设洋山港区的队伍,因为洋山港区具有无与伦比的建设速度和质量。
其次,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不但要硬件过硬,更要着重关注软环境建设。“上海港的软环境在国内来讲也是名列前茅的。尤其是洋山深水港区,作为我国第一个保税港区,其对港口物流的运作、通关提供了很多优惠政策。”徐剑华说,“虽说目前洋山港区同香港还存在很大差距,但这是一种体制上的探索,对上海港口现代物流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另外,上海港背靠长江流域这块“富饶”的腹地,也是其未来港口物流发展的一项重要筹码。虽然目前长江流域从范围、面积以及经贸的发展程度讲都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但不可否认其增长潜力非常巨大。长江上目前开放的港口有200多个,这些港口的货物都要经过上海港中转,2007年货物中转量有35%来自长江流域。
挑战
优势和挑战往往相辅相成,上海港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来自长江流域。相对于上海港强大的基础设施,作为其腹地的长江流域基础设施却是个瓶颈,这很大程度上与国家东西部发展战略有关。
徐剑华教授说,“许多外商认为,西部地区虽然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都较低,但是效率更低,导致成本大大增加。现在很多制造业开始向印度、南美、越南转移,因为通过经济上的比较分析,发现到四川等地设厂还不如设到印度、越南、南美。特别是南美对美国,印度对欧洲都有时差优势,发生问题便于及时处理。这不但是上海港的问题,也是中国沿海港口普遍存在的问题。目前,上海港针对现状已经不遗余力地推进与西部长江港口和城市的合作,大力建设物流基地和沿海码头,并且都取得了成效。”这正是上海港高瞻远瞩的地方,在物流方面花大代价,是立足现在展望未来。
上海港发展面临的又一个挑战是发展空间有限,体现在土地资源和深水岸线资源两方面。上海港深水岸线资源本来就比较贫乏,虽然洋山港区在很大程度上添补了这个空白,但毕竟有限。另外,目前,上海港规划的能力与预测的吞吐量需求有差距,如何解决?仅按目前能力看上海港是无法超越现在规划的港区的范围的,因为这受到土地资源缺乏的制约,虽然可以通过提高效率得到部分解决,但也是有限的。
另外,徐剑华教授特别提到一点:”港口物流作为一个产业来看,存在时机与发展趋势之间的差距。要直面挑战,发展现代港口物流,就要与国际接轨。”
绿色供应链已成为世界物流发展的趋势;信息技术与港口物流项目的联姻越来越盛行;反恐认证已成为不能回避的问题;智能集装箱的应用愈加广泛……这些都是上海港迫切需要赶上的方面。
汽车码头:市场需求决定定位
作为上海外高桥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外高桥六期码头是独特的。上港集团副总裁包起帆介绍,外高桥六期码头建成后将是上海乃至全国最先进的汽车物流基地,拥有先进的码头基础设施和T管理系统,为客户提供全程汽车物流服务。这个拥有完善操作流程、工艺标准的中国领先港口汽车物流平台可以确保稳定的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徐剑华教授认为,汽车滚装码头是适码头是适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