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中国交通发展论坛:融合与执行
2008/5/29 9:34:44     来源:《物流管理》     作者/编辑:1
4月24日,2008年中国交通发展论坛在北京拉开帷幕。在交通发展酝酿变革的这一年,论坛凸现出了自己的特殊含义。友谊宾馆内齐集了5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与会者,政策制定者试图了解市场的反馈;企业领航者希望听到权威的政策解读;职业经理人们把经验碰撞放在了首位;物流服务方则小心翼翼地揣摩着商机。

这一年,国家试图调整产业结构,对外贸和内需的权重重新评估;这一年,交通运输部成立,大部制的管理体制改革正在酝酿之中;这一年,外资开始感到不适,两税并轨和劳动法,甚至是工业用地的招拍挂都会让董事会仔细揣摩政策导向;这一年,物流公司的日子仍不好过,价格战延续,出售之心大涨……

政府提供环境,客户制定规则,这是物流企业的沙场。次债危机波及全球,跨国公司们认为中国市场可以挑起更重的担子,但中国市场条块分割、资源分散,能接到的活儿也不够高端,引进的技术和体制从根上变了味道,不少公司做了“收购”却未敢“吞并”,静静和自己的子公司“合作”。怎么把理念付诸实施是他们的问题(那些有钱、有远景的国企也应属此列)。

本土企业摸爬滚打半世,怎么管司机,怎么越过分割市场是他们的核心竞争力。但眼看着物流项目的招标越来越看重跨国网络,入厂物流、供应链整合又掐到了自己的命门,并无长远战略的他们,只能以当前利益为导向,屯地的屯地,离场的离场。提升核心能力,看得清未来是此流所望。

寻找答案,需要跳脱圈子,站在整条产业链上看待问题,论坛无疑提供了这么一个机会。
 

高宏峰 交通运输部 副部长

中国交通运输业要紧紧抓住中国经济发展向第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历史机遇,用现代科学技术、管理技术改造和提升交通运输,提高基础设施、运输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和运营效能;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要求,不断拓展交通运输服务领域;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之路;促进综合运输体系发展,提高交通运输现代化水平。交通运输部将做好四个方面工作。第一,调整优化交通运输结构,进一步增强服务保障能力。第二,加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第三,提高行业创新能力。第四,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交通运输部组建之后,将统筹规划公路、水路、民航、邮政、城市客运交通的建设和发展,建立和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王晓川 商务部商业改革发展司 副司长

商业物流的规模和总量仍然不足,其专业化水平不高,仍在低层次水平。商务部已开展的物流工作包括,加强了对国际货运代理行业的后续监管;打破地区封锁,为物流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引导连锁企业建立安全可靠、高效率的配送体系;加强中部地区物流体系建设,降低物流成本等。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会加强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现代物流,积极推广先进适用物流技术,积极开展物流试点示范工作。

孙荣燕 海关总署监管司 副司长

中国海关面临的问题,也许国外的同行根本无法体会。通关量大得惊人,我去考察时看到,我们的官员需要在小臂上绑4个章同时盖,来处理文件。所以如何优化海关的工作流程是当下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我们在尝试的一个项目,就是中欧安全智能贸易航线试点计划。以海关间数据交换、互认监管结果、统一风险规则设置、经授权的经营者、智能集装箱的应用为基础,实现对物流的全程监控,建立安全便利的运输链条,目的也是更快、更好的完成监管工作。

Antonio Lee 沃尔玛物流与供应链高级总监

我们在中国最大的挑战就是货物的供应。这是由地域的广阔决定的。供应链最需要改变的并不是交通状况,不是DC,而是需要预测、计划和协调。这是最困难的部分,甚至对合作后的资金流状况都要有所考虑,信息要共享,才能更好的协调。我们在很多国家已经采纳了RFID,在中国已经在做相关的调研,以确定在未来一个合适的时间采纳这项先进的技术。过去我们注重改善内部的问题,但是只这样做不能改善外部的物流问题,所以我们现在更加注重端到端的物流服务。这不仅影响到沃尔玛自己,也影响了和沃尔玛作交易的企业。

苏华<<25px">苏华<<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
  •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宣传服务  |  联系我们
  • 共建单位:浙江省现代物流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   浙江省仓储行业协会   
    浙江物流网 版权所有2003-2015 浙ICP备05027747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302000575
    物流服务热线:400-8866-156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