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网之乡“大物流”格局下的短板
2013/2/4 14:15:48 来源:浙江物流网 作者/编辑:
受国内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近两年来,河北省钢铁流通行业发展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严冬”。为了进一步摸清河北省钢铁流通行业发展现状,日前,由河北省金属材料流通协会、现代物流报社联合发起的“河北省钢铁流通行业经营状况调查”活动正式开启。
作为蜚声海内外的丝网之乡,河北安平县目前丝网工贸企业摊点1.2万家,年消耗钢材500多万吨,织网5亿平方米,无论是产量、销量还是出口量均占全国的80%以上,并在国内外设立了6300多个销售门店,形成了一个以安平为中心的覆盖国内、辐射国外的丝网经营销售及运输网络,由此也催生了该县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目前,安平已开通全国范围内物流线路130余条,每天进出丝网及相关产品物流量达2000多吨,如此庞大的物流规模,也让丝网之乡积极探索着物流发展的新路径。
赵宏伟从未像今年这样为“车”发愁过。
作为河北安平县一家五金丝网制品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赵宏伟的仓库里堆积了近15立方米的丝网没法外运,“产品完成了,找不到车。”眼看合同就要到期,再过几天就是春节了,赵宏伟几乎逢人便问:“还能联系到车吗?”
在安平县官方网站上记者了解到,安平目前已经开通130条物流线路,可如今,偌大丝网之乡怎么会找不到车呢?
“大物流”格局下的短板
韩伟峰从事丝网行业近二十年,如今他在赵宏伟的公司负责办公室工作,找车成了他这段时间的主要任务。
“这种情况还是第一次遇见,往年在春节前也有找车难的情况,但今年最紧张,”他感叹道:“物流对企业影响实在太大了,以前我们只愁过货卖不出去,却从未愁过货运不出去”。
记者走访了安平几家丝网制造企业,“找不到车”的情况也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在另一家金属网制品有限公司,业务经理李孟勋一语中的地告诉记者,安平县不是没有车,只是有车不愿意往外跑。
“这么多配货站,怎么会没车呢?”李孟勋说,由于冬天是丝网需求淡季,早从2012年11月份开始,往外跑的大车就很少了。“加上冬天天气恶劣,跑一趟长途风险太大,加上有的公司是单程业务,许多物流公司更不愿意去。”李孟勋进一步解释说。
预料到冬天不好找车,韩伟峰说,去年8月份的时候,他们就预订了12月份和今年1月份的车辆,几辆车还是从沧州调过来的,可谁知一场罕见的雾霾把车堵在了南方。
进入今年1月份以后,我国中东部地区相继陷入严重并持续近两周的雾霾和污染天气中,华北地区尤为严重,尤其是1月10~15日的雾霾天气,影响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和污染程度之重都是比较少见的。
随后,从1月19日开始,河北省大部分地区普降大雪。受到大雪影响,河北省内公路运输大面积受阻,河北省气象台连续发布了暴雪蓝色预警和道路结冰黄色预警。
在安平聚成物流园,记者来到一家物流公司,业务员小邵向记者抱怨道,今年天气太恶劣了,许多地段高速封闭了,一些车辆只能从国道往回赶,途中还出了不少事故,“全耽误在路上了,经济损失不说,还影响了好几单生意,因为之前跟客户是有合同的”。
在安平一家丝网仓库里,来自杭州某商贸公司的业务员刘春生,为了接货专程从杭州赶了过来,但由于叫不到车,刘春生也只能望“网”兴叹,他打听了多家货运公司,都表示只能等到正月十五之后才可能发车。
对于春节前这场“找车难”事件,韩伟峰认为,安平的丝网外运,大部分采用公路运输,铁路很少,出口的货物也是汽车运到浙江义乌、天津港等地,再转由空运或海运,这样一来,造成了安平丝网外运过度依赖公路运输的局面,一旦有突发性恶劣天气,将会产生很大影响。
电商助力物流发展
这些年,安平县委、县政府也一直在为安平的物流发展模式积极探索着。
安平县政府信息办公室主任张士尧告诉记者,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安平丝网业务范围可直达全国600多个大中小城市,“买全国、卖全国”的大物流格局以基本形成。“2012年,我们还开通了直达西藏的物流专线。”张士尧说。
从2005年起,安平县委、县政府多次邀请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贺登才等专家学者,就安平物流业发展前来举办学术讲座,进行物流产业规划。
在贺登才等专家的指导下,安平制定了“大规模、大框架、大物流”的原则,实现大企业大物流无缝隙对接,按照“培育大市场、搞活大流通、发展大商贸”的思路,创造性开展物流园与工业园“两园同建”工程。
2012年8月份,总投资52亿元、占地3040亩的聚成国际物流产业园区投入使用,作为省政府确定为全省16个省级物流园区之一、全省重点支持的16个物流聚集区之一,园区被列入全省现代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与此同时,该县还投资2亿元建设了一条60米宽的高标准道路,专门连接物流基地和大广高速。
张士尧透露,县里联合了部分民营资本,采用政府主导、市场化运营的方式,进一步激发物流园的市场活力。
聚成国际物流园总经理孙万才表示,他们将全力打好“丝网之都”这张牌。
孙万才介绍说,园区囊括了综合商务区、丝网物流区、钢材市场、冷链物流区、保税仓库区等十个功能分区,建成后可完全满足各种物流配送需求,日平均货物处理能力达10万吨,将容纳安平县及周边县市的所有货物转运,成为具有安平特色的冀中最大的现代物流中心。
同时,该县还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打造“电商+物流+金融”的金三角发展模式。
目前,聚成国际物流产业园与国内知名物流系统服务商——河北顺邦集团的合作正在洽谈中,顺邦集团电子商务公司总经理李鹏介绍说,他们将为聚成物流园提供包括电子交易平台、在线融资、在线支付、运用全球卫星定位技术打造车辆调度系统、业务网上跟踪、信息平台建设等功能在内的全方位服务。
安平县政府信息办公室主任张士尧也表示,借助于顺邦集团的技术支撑,安平县两化融合工作也将打开新的局面。
企业自建物流体系
不光政府着力在物流上做文章,不少企业也自发地在物流上下功夫。
赵宏伟表示,随着企业规模的日益扩大,他们将努力实现异地仓储,打造就近配送体系。他告诉记者,目前他们已经着手在几个大的死亡消费市场,像西安、成都、上海、杭州等地建立仓储基地。“这样一来,我们可以提前把货物运到配送中心,再有附近区域客户提货,我们就能实现就近配送。”韩伟峰说,成都的基地规模最大,可容纳丝网10万卷以上。
对于这种模式,中物联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王喜民认为很有前沿性,他说未来钢铁物流企业的布局主要有两个方向:一种是产地销,而另一个是销地产。
为此,他建议,流通企业应该“沉下去”,向下游终端用户资源靠近,建立物流商贸配送中心,形成诸多个物流超市,贴近终端用户,把他们的需求通过代理的方式向区域加工配送中心传导。
赵宏伟也认为,安平物流发展可采用“水平一体化物流”的理念,通过打造通用物流平台,将来的加盟企业可以在同一物流信息平台上运作,从而实现共同配送、共同运输、资源共享,探索出一条安平丝网物流配送的新途径。(本文来源:现代物流报)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