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电子政务“十一五”建设规划
2007/3/9 17:09:12     来源:     作者/编辑:

  

  

  

 

  

服务渠道

  

  

  

  

  

服务和应用系统

  

信息资源

  

应用支撑

  

网络基础设施

  

   嘉兴市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简图

     

   嘉兴市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简图

   三、主要建设内容

  (一)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为电子政务建设提供基础平台、安全保障、应用支撑和服务渠道,是实现整个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多任务协同和业务整合的基础。

  1、网络平台。电子政务网络平台由电子政务外网和电子政务内网构成,是推行电子政务必要的全局性和公共性基础设施。按照省有关电子政务网络建设要求和技术规范,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分级部署,充分整合、利用现有网络资源,进一步建设和完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政务外网覆盖市、县(市、区)、镇(乡、街道)三级政务部门,并延伸到条件较好的企事业单位及农村(社区),满足各级政务部门进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面向社会服务的需要。升级改造电子政务内网,以满足各级政务部门内部办公、管理、协调、监督以及决策的需要。各部门已建的业务系统和网络,除特殊要求外,逐步迁移到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上。电子政务网络平台由市信息中心负责日常技术维护和管理。

  2、安全体系。电子政务网络安全体系是保障电子政务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必要的全局性和公共性基础设施。安全体系包括物理安全、传输安全、应用安全、病毒防御和数据安全。以密码技术为基础,构建嘉兴市安全支撑平台,为各业务系统提供统一的信息保护、身份认证、授权管理、责任认定等安全服务,为电子政务安全、健康发展提供重要保障;通过数据加密、数据异地灾备、数据灾难恢复建设数据安全体系。

  3、应用支撑平台。建立应用支撑平台,为各业务系统提供统一、可信的呼叫控制、应用整合、媒体控制和资源管理等应用支撑服务,如用户管理、注册与权限控制、工作流控制和消息流控制,并以用户为中心提供即时通信和即时交互等基本网络业务服务,为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应用整合和业务协同提供重要保障。

  4、信息交换平台和数据中心。建立统一的政务信息交换中心,实现各业务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和共享,支撑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并为政务信息资源利用和再开发提供基础。通过信息交换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在保持各业务系统相对独立的前提下,促进各业务系统之间有效协同,从整体上提高政务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和业务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整合成本与风险。

  建立我市电子政务数据存储、备份中心,集中存储、备份各类业务数据,提供统一的安全保障和数据容灾措施,对数据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共享共用。

  5、政府GIS应用公共平台。在1:500和1:2000的测绘数据基础上,整合国土、规划、建设、公安、交通、农业、林业、矿产、水利、旅游等部门的空间地理数据,建设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经济、人口、企业、土地、规划、环境、交通、旅游等城市公共信息查询数据库,同时建设网上电子地图,搭建政府GIS应用公共平台,为用户提供权威、时效的位置、空间信息服务。充分发挥GIS在城市规划、灾害处理、旅游导航、环境检测、智能交通等领域的重要作用,形成“数字嘉兴”的空间数据框架。

  6、门户网站。继续深化和拓展“中国•嘉兴”门户网站的服务内容,重点开展“一站式”门户网站建设。门户网站建设向综合性、集成性和开放性发展,为使用者提供统一的服务入口,同时具备开放型的搜索引擎。

  门户网站应立足应用、整合资源、创新机制。以服务对象为中心,以信息公开、网上互动、网上办事等为重点,进一步扩充完善门户网站的功能和内容,集党委、人大、政府、政协信息和服务为一体,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服务。加强各级门户网站和部门子网站建设,统一网站建设规范和技术标准,实现市主网站对子网站信息的自动采集、处理、上载,集中管理网站用户和硬件设备,实现主网站与子网站信息的深度整合。结设规范和技术标准,实现市主网站对子网站信息的自动采集、处理、上载,集中管理网站用户和硬件设备,实现主网站与子网站信息的深度整合。结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