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仓储发展科借鉴“普洛斯模式”
2012/5/25 17:32:04 来源:浙江物流网 作者/编辑:
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天津事业部副总经理孙伯辉
我国仓储业今后除了专业化的发展方向,还可能在标准化、专门化、信息化、绿色环保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普洛斯不是神话,但它对中国仓储物流业有很多借鉴作用。
“物流地产”一词是在近两年才被业内广泛关注,曝光率也越来越高。实际上,物流地产一直都有,只是在普洛斯这个业内龙头老大的示范和引领下,以及土地的资源稀缺性和可观的增值预期,其作为细分行业逐渐被大家越来越关注。加之一些国外物流地产商的介入,国内企业也越来越趋之若鹜。
当前,随着我国政府对物流业的发展日益重视,物流业正在进入黄金发展期。自2003年以来,在各级政府的主导下,以普洛斯为代表的外资企业、以国内大型物流企业和蓬勃发展的民营物流企业为代表的内资企业,这三方势力成为构建我国物流地产市场的主体力量。
“普洛斯模式”的借鉴意义
普洛斯20年的发展历程从结果上看是成功的,其资产规模从20年前的3000多万美元增长到今天的几百亿美元。同时,它在全球战略的定位上是非常清晰而准确的,在各国和各区域的实施路径上也是可行且经得起考验。普洛斯的成功在于它准确的市场“专业”定位和强大的实操力量的支撑,包括全球布局、项目设计与选址、资金来源、品牌效应等要素的综合使用。可以说,要做全球最大的物流地产供应商的思路和理念是“因”,各个要素集聚在一起并真实发挥效用是“果”。不过,它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也曾在金融危机出现时策划过要通过合作或者出售来变现资产以度难关。
要评价“普洛斯模式”可否复制,首先要看其商业模式的具体特征。普洛斯作为一家物流地产的提供商,从选择合适地点做投资决策开始,到将物业出租给目标客户,简单讲就是一家地产的供应商和物业管理商,其为物流、制造等行业提供服务,并不是真正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普洛斯不是神话。但它对中国仓储物流业有很多借鉴作用:一是提醒我们要换一个角度和思路去做仓储物流业。这是眼光和魄力的问题,当然,要学习普洛斯,背后必须有人财物的强大保障及合理布局使用。二是切合中国实际搞好仓储物流业。普洛斯来到中国,其商业模式、提供的产品(物流地产库房和物流中心)等也经历了市场探索、磨合、考验和逐步的接受。本土作战,我们更应该了解国情,然而普洛斯除了能提醒中国仓储业换个思路,同时它也“引领”了中国(也可能是全球)仓储一个细分行业的发展方向,这是中国物流从业者应该仔细考虑的问题。三是物流企业要做好自身的专业定位。先做优做细,然后做大做强。
中储物流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储运是一家老牌央企,今年建司50周年,在过去50年的发展历程中,其为国家物资储备、流通和物流业务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近些年来,在仓储物流方面,中国储运结合自身优势,贴合企业实际,在大宗生产资料仓储、生活资料仓储配送、钢铁交易市场和物流运输、国际货运代理多式联运、物流金融、物流解决方案和商贸物流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实践,作出了自身特色。
在物流地产方面,中储物流成立了专业发展机构,充分整合自身和社会资源,进行了多项项目论证和持续开发规划。上面提到普洛斯模式能否复制,笔者认为,中储不是能否复制的问题,而是是否有必要复制。中储有能力作出自己适应市场需求的物流地产特色,比如在全国各地中储拥有多家提档升级后的现代化商务型现货交易市场。作为物流地产的一个种类,这些现货交易市场并不脱离现有核心业务,而是属于一种结合和延伸的关系,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目前,作为我国政府对“物流国八条”的细化落实,《物流业减税通知》是对物流业发展的大力鼓励、支持和帮扶的体现。对物流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各级政府充分理解国家的决心和想法,抓好落实。中储物流占地近70万平方米,在国内甚至亚洲均属大型物流中心。对其而言,土地减税对企业成本缩减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因此要非常感谢国家。
我国仓储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物流业发展与否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评价指标之一,物流企业除了需要自身的敬业探索,完善管理,提升服务,还需要全社会对物流业认知的提高,以及各级政府在宏观、中观层面切合实际的统筹规划,助力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仓储业今后除了专业化的发展方向,还可能在以下方面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一是标准化。我国仓储业的标准化进程在一步步推进,物流地产的标准化也涵盖其内,还有很大的提升和改善空间。二是专门化。和物流地产细分行业的专业化有区别,是对应其他行业的专门化分工和设计建造,包括冷链、药品、化工、食品等行业的对应。三是信息化。物流信息化和物联网技术应用一直是物流业也必须为仓储物流业所关注和应用。四是绿色环保。要考虑节能和低碳等设计等等。
理性看待电商企业自建物流中心
近些年来,电商发展很快,交易额直线上扬,消费模式日益得到大众拥趸。就目前而言,电商的发展对快递业发展呈正相关的关系,对仓储行业还是利好的,因为流通中仓储环节必不可少,起着重要作用。知名电商企业如阿里巴巴等拟纷纷出巨资打造自己的物流中心,显现出电商企业对“第三利润源”以及流通环节的重视。这种做法既是延伸的服务和创利来源,也能实现虚拟交易和物资流通的良好结合,可减少对第三方物流的依赖,加强对流通环节的控制,这对电商企业来说无可厚非。
但换一个角度而言,做自己最擅长的、最专业的事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所在。这些电商企业完全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寻找到自己合适的物流供应商,从而实现双赢和多赢,这也是一种现实选择。(本版稿件,特别感谢《海西物流》杂志社)
(本文来源:现代物流报)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