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PL并购
2007/1/14 23:12:40 来源: 作者/编辑:
Armstrong &Associates是一家专门从事供应链管理和咨询的公司。他们对去年全球排名前25位的第三方物流企业(3PL)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总结出一些发展规律。
全球欣欣向荣的商业,不断拓展的供应链,以及更依赖物流外包服务的生产企业,这些都使得全球排名前25位的3PL在2005年的总收入比2004年增长了12.8%,达到1100亿美元。美国3PL整体市场2005年总收入为1037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了16%。
整个3PL行业正在迅猛发展,并且规模和实力越来越向金字塔顶端汇集。2004年,全球主要的3PL企业所进行的收购兼并项目金额达到90亿美元,业内预测这种收购势头还将继续两三年时间。德国邮政出资66亿美元收购Exel(英运物流),这使得DHL的收入将翻一番。Schenker(辛克物流)出资12亿美元收购BAX公司,使得这家德国代理商迅速闯入美国和亚洲市场。Maersk(马士基物流)原本每年收入仅几百万美元,随着母公司收购P&O Nedlloyd(铁行渣华),规模也相应扩大。澳大利亚最大的卡车运输和分拨企业Toll控股公司自收购新加坡的Semb-Corp物流公司,科威特的公共仓储公司(Public Warehouse Corporation,PWC)自去年购买了GeoLogistics,业务都有了显著增长。
尽管3PL行业是收购兼并活动的热土,但客户们开始提出一系列至关重要的问题--越大越好吗?全球抵达、先进 IT能力和标准化流程是否就能提供最佳解决方案?企业内部有机增长是否比大规模收购交易更好?面对这些巨无霸3PL,势单力薄的客户是否显得举足无措?实际上,这些问题的答案彼此关联。
兼并浪潮的新推动力
2005年,收购兼并的浪潮又出现了新的推动力。不但那些大型的3PL从长远战略考虑收购同类公司,而且引起了投资界的广泛兴趣。一些金融机构或投资公司(比如Bison资本公司、EVE合作公司等等)都大幅增加了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投入。买方比卖方多,导致收购成本不断增加,甚至超过了正常值。
财务公司的投资通常不会超过所购公司50%的股份,而是以五年为期限的小部分投资,到了第五年年末,3PL公司在向投资者偿付资本和利息后,就可直接上市或向私人出售。这类投资为那些力量有限或新进入者赢得了增强规模和实力的契机。而鉴于目前3PL行业正处于急剧变动的阶段,5年的时间应该足够一家公司大浪淘沙。
尽管各路媒体大肆渲染那些超大规模的收购,但多数还是中小规模的收购,常见于年收入1.5亿美元以下的企业。同时,收购的重点在一些"非资产性"项目,比如货运代理、中介和利基物流,而非类似仓库的固定资产。业内目前所期待的令人膛目结舌的一桩收购案是TNT物流业务的整体打包出售,如今正在全球金融巨头Goldman Sachs的协助下进行前期运作,今年6月底将宣布收购的具体情况,价格预计在15亿美元左右。
千差万别的收购目的
大型企业收购3PL的目的千差万别。有的希望向客户提供一站式的服务,业务内容涵盖整个供应链。显然,这是行业内兼并的驱动力之一,比如UPS、DHL就在实施这个战略。然而,那些大型发货商并不希望将企业的整个供应链交由一至两家3PL打理,更不希望失去谈判的话语权。尽管如此,各大型企业在挑选3PL时也不再广泛撒网。
3PL目前正在大打品牌战略。排在金字塔顶端的全球3PL公司,比如DHL、UPS等多受大客户的青睐,而二、三流的3PL通常只能主动出击寻找客户。
相比规模更大的竞争对手,年净收入少于2.5亿美元的小型3PL通常具有比较明显的竞争优势。他们更易灵活地根据市场需求做出调整,所提供的物流解决方案常常能量体裁衣、对症下药,同时由于管理成本较小,运营利润率也相应较高。当然,劣势也比较明显,由于不具备全球网络,销售和业务范围有限,需要有选择性地挑选客户,提供的物流解决方案通常局限于固定的地理范围之内。
目前年净收入在2.5亿-5亿美元之间的3PL面临的竞争压力是最大的。现有的规模和业务需要继续向外拓展,但那些更大型的3PL会不遗余力地挤压其利润空间。这些3PL通常采用的战略是以资产为导向建立相关业务,或是某些业务与众不同、出类拔萃。但是这种以资产为导向的业务模式通常会削减他们的利润收入,其中许多企业最终将成为他人的收购对象。
目前全球最成功的3PL年收入都在5亿-10亿美元范围内。作为全球性公司,他们拥有足够的规模和网络密度,在优良的IT技术支撑之下,有能力提供一揽子的标准化服务,利润率要高于市场平均水平。此类3PL绝大多数都是通过自身实力发展壮大起来的。
那些年收入超过10亿美元的3PL,只有少数企业能够展现出较好的财务状况。比如Ryder和UPS的物流业务税后利润率仅2-2.5%。收购这类公司常常面临漫长的企业文化、组织结构的整合、转型<ipt>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