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势上扬,更好融入全球供应链
2022/1/25 10:14:34     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编辑:浙江物流网
长三角港口群集装箱年吞吐量突破1亿标箱,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增长明显
       根据上海海关公布的最新数据,在过去的2021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700万标准箱,同比增长8%,已连续12年位居全球第一。
  2021年初以来,在全球新冠疫情的冲击下,不仅是上海港口,长三角地区的其他各个港口都保持了逆势上扬的发展势头。在2021年的12月中旬,长三角港口群交出了集装箱累计吞吐量突破1亿标箱的成绩。2021年12月底,苏州太仓港传来集装箱年吞吐量突破700万标箱、同比增长34%的好消息。盐城港2021年吞吐量突破1亿吨大关,累计新增集装箱、汽车滚装航线15条,标志其港口服务能级进一步提升。
  这些数据显示出,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根据各省(市)交通运输厅的公开数据,长三角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前5个港区依次是上海、宁波舟山、苏州、连云港和南京。
  可以说,长三角的港口实力不仅在全国范围内处于领先水平,在全球范围内也不容小觑。除了国际航运中心上海,宁波舟山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在全球范围内也排到第三位,并且在去年成为2011年以来中国第二个突破3000万标准箱的超级大港。
  除此以外,在全球前100大集装箱港口榜单中,属于苏州港区的太仓港以及南京港、嘉兴港、南通港等长三角港口也都榜上有名。
  在2021年的前11个月,上海总出口额在长三角各省市排第一,约为39285亿元,同比增长15.1%。江苏的出口总额位居其次,为29294亿元,同比增长18.6%。浙江的出口总额紧跟其后,为27274亿元,同比增长20.1%。从增速看,安徽增势最为明显。安徽2021年前11个月的出口总额为3671亿元,同比增长27.5%。可见,在加速融入长三角的过程中,安徽得益于区域较高的对外开放程度,发挥出较大的后发优势。
  在苏浙沪三个地区出口的主要产品中(安徽海关未公布相关数据),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是2021年前11个月出口额最大的两大类产品,出口金额都在万亿元以上。
  2021年,在全球经济恢复性增长的影响下,长三角机电产品的出口保持了较高的景气度,出口额占三地总出口额的近三分之一。其中,机电产品的出口额在江苏和浙江两省的总出口额中的占比分别为约56%和46%。
  随着长三角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升级,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份额出现了明显的提升,从总量来看,上海出口了最高份额的高新技术产品,金额在万亿元以上。其次则是江苏,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为9292亿元。浙江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约为8527亿元,但增速非常显著,在2021年前11个月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近36%。数据显示,浙江2021年前11个月出口的集成电路产品金额达到75.3亿元,增长约1.5倍,显著拉动高新技术产品的占比提升。
  相对于上海和江苏,浙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主要出口产品中仍占较大比重,出口份额仅次于机电产品,在总出口额的占比为30%左右。除此以外,纺织、服装等江苏、浙江两地具备传统优势的产业也保持了良好的出口份额,分别进入苏浙两地出口产品类型前五名单。
  随着全球性产业链结构的调整和工业柔性发展,港口群的建设对长三角地区产生了更加深远的意义。港口群的能级提升,将有利于进一步扩大长三角城市群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影响力,让长三角地区更好地融入全球供应链。
(更多资讯,请关注浙江物流网微信公众平台zj56156)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