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在江城的作用巨大。

多条公路立体交汇的襄樊郜营互通。
2020年我省高速公路布局示意图(实线为已建成,虚线为在建及规划中高速路)。
九省通衢 还看今朝
舟车无阻,四通八达,物畅其流,货通天下。
1897年,京汉铁路兴建,1900年,粤汉铁路动工。全长2324公里的京广铁路被浩浩长江生生隔为两段。1957年建成通车的武汉长江大桥将天堑变通途,南北铁路实现历史性对接的同时,也为“九省通衢”的湖北在历史上抹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地理位置看,湖北处于横贯东西的长江中游,京广铁路纵联南北,京珠、沪蓉高速四方交汇。然而,在2001年前,与周边省份的飞速发展相比,“九省通衢”的魅力似乎光芒渐黯:全省高速公路仅569公里,二级以上公路里程仅9120公里,区位优势似乎遭遇了“瓶颈”。
铁老大的雄风再现,黄金水道的重塑辉煌,高速公路的发力延伸,航空枢纽的高密度推进……拥有一个立体交通网络,将四面八方的物流配送源源不绝地延伸扩展,这正是在跨入21世纪的湖北对大交通、大物流的期盼。
立体网络多头突进
从569公里到1649公里,这是从2001年初到2005年我省高速公路建设的辉煌战绩。在最新的湖北交通地图上可以看到,1649公里的高速公路呈辐射状,如串珠般将省内主要城市串在一起。宜昌、荆州等11座长江公路大桥宛如道道彩虹次第横跨;兼有航运、发电、灌溉、供水等综合效益的崔家营航电枢纽工程开工建设;乡乡通沥青路,97.1%的村通公路,乡(镇)通班车率达到98%。
铁路方面,2004年9月开工建设的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大桥,堪称我省铁路史上里程碑式的工程,同时也是继武汉长江大桥和南京、九江、芜湖长江大桥之后的第5座公路铁路两用长江大桥。
武广客运专线,是我国第一条设计时速高达350公里的铁路客运专线,开通后,从武汉乘火车4小时左右就可直抵羊城,比原来缩短7个小时。“十一五”期间,17个大中型铁路项目将在我省兴建,在6年左右的时间里,我省境内新建铁路总里程将达2512公里,比建国至今湖北省铁路总里程还要多。届时,武汉将成为我国铁路四大枢纽之一,六大客运中心之一,四大机车客车检修基地之一,其客货运能力都将大幅提高,成为国内唯一拥有具备三个特等火车站和两座长江铁路大桥的特大城市。
古老的水运也将迎来新生。到2010年,江汉平原将围成一个长达810公里的千吨级航道圈。到“十一五”末,武汉港吞吐能力将达到150万吨标箱,货物吞吐能力达到8000万吨,武汉港将成为上海航运中心在长江上重要的“喂给港”之一,成为长江中游地区的内外贸集装箱、大宗散货、商品汽车等重要物资的区域性物流中心;武汉阳逻将崛起一个100万标箱的集装箱大港,全省港口集装箱吞吐能力由30万标箱增加到170万标箱,船舶运力也将由285万载重吨增加到400万载重吨。
从湖北走出的长航集团,定下运输主业达到“世界内河第一,江海物流领先”的宏伟目标,他们正争取在“十一五”末,成为主业核心竞争力突出、自主研发优势明显、品牌形象优良的国际知名企业,在未来航海竞争中扮演越来越强势的角色。
站场建设迈开潇洒大步
18个月后,一座新的现代化火车站将在武昌火车站原址拔地而起。
5月8日,武昌火车站正式封闭老站房,乘客开始在过渡站房乘车出行。老武昌站重获新生后,汽车可直接开到候车大厅门前,地道中设置的不同出口将直通地铁、公汽、出租车、停车场。它将与扩建后的汉口火车站和新建的武汉火车站一起,奠定武汉全国四大铁路枢纽地位。
4月18日,亚洲规模最大、中国铁路技术最复杂的编组站——武汉北编组站,在武汉市黄陂区横店镇开工。这座新站在明年9月建成后,每天可处理2.2万节货车车厢,将大幅提升武汉铁路的编组能力,并大大扩展其辐射范围。
航空这一后起之秀也将逐渐在立体交通网络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04年12月,总投资27.27亿元的天河机场航站区及配套设施扩建工程正式动工。天河机场现有的候机楼,设计年旅客吞吐量为420万人次,已不能满足枢纽机场的需要。明年底第二航站楼建成后,机场年吞吐能力可达1300万人次,面积将是现在的4倍多,将开通10至15条国际航线及100多条国内航线,有望跻身全国六大航空枢纽。
迈开潇洒大步后的现代化站场建设,将为人们出行创造更优雅舒适的环境,为货物运输开启更方便快捷的中转通道。
各路对接打造无缝交通
水运、铁运等各类交通手段并用,是目前不少企业的货物运<缝交通
水运、铁运等各类交通手段并用,是目前不少企业的货物运<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