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航8”泊船记--台州公私码头卸货权之争再调查
2009/11/5 9:12:08     来源:     作者/编辑:1

  11月4日晨,台州港一号抛锚地,“快航8”正孤独地迎来东海上的第46个日出。

    46天前,这艘载满2700吨废钢的日籍货船抵达台州海域,准备到其目的地——“天天物流”码头卸货;而令船长宁老大意想不到的是,他们的引航申请被台州市港航管理局拒绝。

    没有港航局引航处的引航,“快航8”无法抵达上游的码头。这使货主、天天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军如坐针毡。“进港每被延迟一天,我们就得承担数千美元的损失。”

    摆在这家民营物流企业家门口的第一桩外贸生意,看得见却进不来。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载有16名船员的“快航8”,其储备的食物和水也渐渐耗尽。

    记者从台州市港航局了解到,其拒绝引航的原因源于两年前的一份政府《会议纪要》。

    “2007年4月16日,市政府出台的这份《会议纪要》已作出明示,这家民营码头无权经营固废进口业务。”台州市港航局官员对记者解释其拒绝引航的主要原因。

    记者查验证实,天天物流公司码头早已办齐经营固废进口的资格证件——但它们似乎被这份《会议纪要》一票否决。

    耐人寻味的是,目前台州市固废进口业务全部由当地的两家国有码头公司共同经营,而这两家公司现在正由台州市港航局托管。

    “港航局拒绝引航的真正原因,是为了保护其托管的国有企业的垄断经营权。”梁军对记者表示,港航局的拒绝理由均无法成立。

    10月29日,载有天天物流所购废钢的第二艘货轮“长鸿”,亦被市港航局以相同理由拒绝引航。而更令这家民企难以接受的是,2天后,这艘货轮被强行“指泊”至国有港务企业码头进行卸货。

    事件进一步陷入僵局。

    一纸《会议纪要》引发的纠葛

    9月13日,“快航8”从日本港上装了天天物流公司购买的2700吨废钢,一帆西行。

    位于台州市椒江区江岸的天天物流码头早已装备齐全,准备迎接码头建立以来抵港的第一艘外贸货轮。

    于1994年成立的天天物流公司,是当地颇具实力的民营港口物流企业。其投资3亿元、占地面积260亩的天天物流码头和配套仓储基地,被列入国家发改委的流通业重点国债项目和浙江省的重点物流项目。2007年底,浙江省政府曾正式批复其码头对外启用。

    7天后,“快航8”如期抵达台州海域,但当其向台州市港航管理局引航处申请引航时,却遭到后者的拒绝。

    港航局起初的拒绝理由为:“快航8”的海面以上高度达23.7米,超过了台州海事局2003年6月30日出台的《椒江大桥水域通航安全管理规定》限高22米的规定。

    “这一限高规定,早已由2009年1月15日颁发的‘台政发[2009]1号’文件做了修改。”天天物流董事长梁军表示。这份文件规定,22-26米为风险尺度,26-29.5米为危险尺度,大于29.5米才为限制尺度。“快航8”的海面以上高度在危险尺度以下,属于风险尺度范围。

    于10月29日抵港的“长鸿”,海面以上高度为18米,远低于安全尺度上限,但市港航局仍然拒绝为其引航。

    9月21日,当天天物流公司负责人前往台州市港航局申请引航时,港航局官员拿出一份2007年4月16日市政府办公室的《会议纪要》,称“市政府早已有明确表态,你们天天物流码头并无固废进口装卸经营权”。

    记者得到的这份《会议纪要》的第三条表示:台州海门港区有关码头应通过错位经营方式,实现良性竞争,共同发展。天天物流码头不得经营经环保部门批准进口的含用于拆解的固体废物。

    据台州市一位政府人士表示,当年市政府与有关部门之所以出台《会议纪要》,是基于现有港口利益格局的考虑。

    作为中国最大的固废拆解基地,台州90%以上的固废需要进口。目前,市内固废进口全部由一个码头负责装卸,而这个码头则由当地的两家国有港务公司共同经营。

    “由于天天物流的开放会打破现有国有码头独家经营的格局,因此市里希望用‘错位经营’的方式来避开竞争。”上述政府人士表示。

    但民营码头的负责人梁军不平:“天天物流的对外开放权限在2007年12月已获得省政府批准。现在港航局拿出这份陈年文件阻止我们开展合法的对外贸易,是站不住脚的。”

    保护国企垄断经营权?

    而令天天物流公司意想不到的是,在引航遭拒后的9月22日,台州市港航局“根据市里领导的指示”,<  而令天天物流公司意想不到的是,在引航遭拒后的9月22日,台州市港航局“根据市里领导的指示”,<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