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绘就造船业发展的宏伟蓝图
2004/10/15 8:54:24     来源:     作者/编辑:
温州造船业正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前景。最近,继温州《船舶工业发展规划》之后,温州市经贸委又起草了《加快船舶工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报审,明确提出,船舶工业将与汽摩配、装备、化工一道,成为温州市重点培育的四大新兴产业。根据《浙江省船舶工业产业布局规划》,温州造船业纳入省先进制造业基地,确定为浙江省出口船舶、特种船舶、多功能集装箱的制造基地之一。根据《温州市船舶工业发展规划》,到2010年,温州市七里港、磐石、黄华、白马咀头、南岳5大船厂,造船能力达到10万吨级,产量要达到150万吨,产值为80亿元。除了造船外,还要加快船用配套工业的发展,并建立船舶交易市场及船用商品交易市场。
  温州造船业经过十年来的发展,已形成一定产业规模,可建造万吨级以下货船、油船、多用途集装箱等。而且集聚了10多家民营造船厂,去年产量30万吨,产值10亿元。温州造船业的发展有其优势所在,目前国际市场造船价格油轮每载重吨为700美元左右,而乐清生产的油轮每载重吨仅为3500元至4000元,两者价格差在40%以上。温州市经贸委副主任张国华表示,国际造船业新一轮转移浪潮又将拍岸而至。由于船舶工业是技术、资金、劳动力成本三密集的产业,而近年来高昂的劳动力成本使日、韩两国造船业的比较优势在逐渐弱化。相比之下,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廉,加上温州有着丰富海洋资源,具备一定产业基础,民资参与造船热情高涨,正是承接国际造船业转移的大好时机。
  温州造船业虽然具备众多优势,但仍存在“低、小、散”现象。为使温州市造船业快速成长起来,温州市除了做好产业规划,促进造船企业联合兼并外,还定了多项保障措施。首先在土地上,优先保障符合规划的船舶企业。其次,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各级财政部门每年要从工业发展专项资金和科技三项经费中安排一定的数额,以扶持船舶业的技术创新、技术改造、专业人才培养与引进等。三是船舶企业引进国外先进设备,经批准可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