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企业抱团“过冬”
2008/8/14 8:00:54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编辑:1
一个多月时间过去了,油价上涨对本地物流业的影响逐渐明显,中小物流企业经营压力渐增,洗牌效应初现。

  近日,记者在调查采访中了解到,本地物流行业基本上以运输型企业为主,基本属于只有十多辆车、跑一两条路线的“麻雀”企业。全国油价大幅上调以来,物流企业的经营成本上涨将近一成,由于行业内恶性竞争,本地物流企业想涨价却面临客户流失,部分小型物流企业因经营压力被迫退出市场。

  但记者同时了解到,更多的物流企业选择积极迎战,他们通过联合经营方式,对货物装载以及路线进行重新整合,从而降低运输成本期望能化解经营困境。

  
  ◆燃油涨价推高成本

  ◆企业想提价客户不买账

  物流企业利润空间受挤压

  6月20日,全国汽油柴油的价格每吨涨了1000元,创自去年年底以来成品油零售价格的历史新高。

  成品油价格上调,对工业和服务业都造成极大的冲击,其中受影响最大的是物流业。

  “油价上涨对物流企业的影响是立竿见影的”,佛山经贸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按照一般规律,燃油成本占运输企业成本的30%~50%,物流运输中消耗的燃料95%以上为柴油,价格比去年相比涨了两成多。“物流企业的利润空间已经受油价上涨挤压,货运成本上升接近一成,企业现在已经没有多少利润了”。

  记者走访佛山易运物流市场、五洲通物流市场等多家物流市场了解到,物流企业的毛利润大约在12%~15%,油价上涨后,物流企业的利润空间严重缩水,多数企业毛利润不到5%。“我们现在都在亏本经营,业务量上不去,日常的支出又少不了”,易运市场内某物流公司老板王先生为记者算了一笔账,不管公司有没有业务,租金、搬运工工资、车辆维护费、工商税务都不会减少,每月固定支出高达几万元,这还不包括货车的燃油费用。

  欲涨货运费 客户不买账

  据统计,本地物流企业数量很多,全市共有3000多家物流企业,仅货站路一带就聚集了将近500多家物流企业。“本地制造业基础雄厚,但与此配套的物流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内业人士分析,本地物流业起步比较晚,数量众多的所谓物流企业,其实多数处于只经营货运业务的初始阶段。

  记者调查了解到,本地九成以上物流企业属于微型的“麻雀”企业,大致的经营方式是,每家企业有20多辆货车,经营业务相对集中在单一货物上,而路线也比较少,基本上只负责某一固定城市“点对点”的物流业务。

  “油价上涨推高单纯经营货运的物流企业,但货运价格却没有相应上涨”,易运物流市场商务经理李伟介绍说,油价刚上涨的时候,各个物流企业都相应将物流价格提高10%,但是客户并不买账,很多老客户都选择更换物流企业,“物流企业数量很多,而工厂生产进入淡季,行业内存在恶性竞争,物流企业为抢客打起价格战”。

  困境

  现状

  应对

  物流公司“抱团”经营

  面对经营困境,物流企业都在想尽办法降低成本。记者发现,除了减少员工、合理安排车次等降低成本的途径外,不少企业开始通过改变经营方式节约成本。

  伟盈物流公司的王经理说,从单笔物流业务来看,物流企业还是有利润的,只是业务量不够,租金、人工等高额固定支出让企业吃不消,“如果每月有足够的业务,企业仍然有可观的收入,物流企业最迫切的就是提高业务量。”

  记者调查发现,本地物流行业内近期出现“抱团取暖”的现象,为度过严冬做好准备。

  所谓的“抱团”就是几家企业联合起来经营,以前只负责一条物流路线,所接的业务也比较单一,通过“联营”各个企业同时可以接不同城市和不同货物的业务,然后再将业务重新分配到各个企业。“联营的好处是业务量多,其次可以对不同货物进行搭配,保证每车都是满载,从而降低运输成本”,王经理说。

  业界观点:

  展望

  观点一:业务量减少使物流企业遇冷

  油价上涨引发的物流业洗牌效应已初步显现。李伟透露,易运市场自前年开始营业以来,生意一直很旺,场内聚集了200多家物流,很多企业向市场要档口,可以说是“一档难求”,从来没有出现有企业主动退回档口的情况,“目前有个别资金短缺的企业已经撑不下去,被迫结束营业将档口退还市场”。

  “近一个多月差不多有20多家企业向市场退回档口,无疑都是物流路线较单一、财力相对薄弱的物流企业”,李伟说,每年七八月份是物流淡季,工业生产的货物比较少,物流业务会明显减少,业务量减少是目前物流企业面临的最大困难。

  成立协会

  规范行业竞争

  对于物流业遭遇困境和存在恶性竞争的情况,佛山市经贸局物流科科长李竞滦表示,将通过优惠政策减少企业的负担,并采取措施规范企业的经营。

  李竞滦介<竞滦介<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