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有了现代物流业发展“大纲”
2006/2/14 9:06:14     来源:     作者/编辑:

记者昨日从市发改委获悉,《杭州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2006-2020年)日前已经通过省政府批准,这意味着有21世纪“黄金产业”之称的现代物流业在杭州有了明确发展方向。这不仅是杭州首个关于发展现代物流业的规划,目前全省也仅有两个。

作为长三角南翼中心城市、省会城市和全国重要区域性交通枢纽,杭州特有的区位、经济、交通等优势,决定了发展现代物流业的高起点定位。其总体目标是在规划期内,努力实现“把杭州建设成为长三角重要的现代物流枢纽城市和全省综合物流中心”。

发展方向:锁定三大重点领域

在这一总体目标的主导下,同时结合自己的“比较优势”,杭州现代物流业的主攻方向,将围绕“都市配送型、产业基地型、行业分拨型”三大重点物流领域展开。

大力发展都市配送型物流,是基于杭州发达的城市消费品市场和省会城市优势的考虑。在发展都市配送型物流方面,将立足于连锁经营,一方面积极引进国际商业连锁机构,同时通过重组、改造、联合等方式,发展壮大国内连锁经营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并引导、鼓励这些企业在建立市域“货的”配送体系的基础上,力争形成辐射全省的消费品配送物流服务中心。

同时,依托杭州各大型产业集聚区,发展产业基地型物流。通过适应杭州和萧山两个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杭州出口加工区等大型产业集聚区的物流市场需求,加快推进杭州下沙保税物流中心的建设进程,多点式布局物流园区或物流中心,从而最终形成与产业基地发展相适应的物流服务网络布局。

另外,依托省会城市的优势,根据行业特点和需要(特别是医药、通讯、汽车零配件、烟草等行业),利用公司总部集聚和行业龙头市场优势,发展行业分拨型物流。通过合理布局分拨物流配送中心,积极发展跨区域分拨配送。

空间布局:下沙将成重中之重

除了重点发展领域,《规划》还根据城市布局和工业基地分布现状和发展趋势,确定了杭州发展现代物流业要重点围绕下沙、江南、临平、江东、康桥等5个区域展开的空间布局结构。

其中,下沙区域将成为杭州发展现代物流业的重中之重。这里不仅有外企云集、制造业规模不断扩大的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而且包括富日、近江、八方、口岸等本地第三方物流企业也大多分布于此,理应担起发展现代物流业的重任。

规划期内,力争将下沙区域建成浙东北的采购、配送、分销中心,以提供都市配送型、产业基地型、行业分拨型物流服务为主,兼具提供枢纽中转型和专业市场型等物流服务的功能,是全市都市配送和行业分拨物流发展的最主要区域,也是杭州近期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而且,这里可能还将规划建设杭州首个保税物流园区,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

对于江南、江东等区域的物流业发展方向,《规划》也都一一指出。

量化目标:占GDP比重“一升一降”

规划还对杭州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主要目标进行了具体描述,并给出了主要量化指标———到2010年,全市GDP年增长11%,物流及商贸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到13%,社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降低到12%左右。

与此同时,培育成若干家具有显著示范效应的重点物流企业,造就一批取得明显成效的物流管理工商企业等,争取若干家国际知名物流企业来杭投资,信息和网络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届时,下沙物流园区建设粗具规模,下沙保税物流中心和杭州空港国际物流中心基本建成,使杭州初步成为全省主要国际采购中心、国际配送中心和国际分销中心;以传化物流基地为主流的江南物流区域健康发展,康桥区域物流业在整合中得到提升,基本实现口岸通关“一站式”服务;杭州成为长三角重要的现代物流枢纽城市,并形成浙江省综合物流中心的基本框架。

,并形成浙江省综合物流中心的基本框架。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