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推进并购重组亟需打破行政“枷锁”
2012/5/11 16:04:25 来源:浙江物流网 作者/编辑:1
继3月美国UPS以68亿美元收购荷兰TNT之后,4月初又传出消息,美国FedEx已经签署了一项收购波兰快递公司Opek的协议。这笔交易极有可能在今年夏季完成。除了上述两宗收购案外,今年以来,法国Flash Europe公司收购了英国物流供应商v-one、加拿大快递运输集团TransForce收购货运运营商Quik X……国际上的快递企业之间的并购重组大戏频繁上演。
相对于国际快递企业之间汹涌的整合潮,近年来我国快递业持续以30%~50%的增长高速发展,但我国快递业仍未普遍扭转“小、散、乱”形象。加快国内快递行业重组在业界呼吁了多年,依然“雷声大、雨点小”。一方面,快递企业需要通过兼并重组提升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国内快递行业整合波澜不惊。
要打破这种怪圈,除了解决困扰企业兼并重组的资金链紧张等问题外,还急需打破审批复杂、税收等行政“枷锁”,解决其对快递企业兼并重组的羁绊。
重组 势在必行
5月1日,新的《快递服务》国家标准(以下简称 “快递国标”)正式实施。正如先前业界人士预测,“先验货后签字”,这个自“快递国标”公布就引发社会各界广泛讨论和关注的核心条款,实际执行情况并不乐观。根源就在于我国快递行业的组织化程度过低。“快递国标”的主要内容是针对快递业的经营标准化、组织结构以及服务的相关准则。目前我国快递企业有上万家,拥有快递从业许可证的也有8000多家,且整个快递行业较为分散、竞争激烈、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在大部分快递企业自控能力较差、作业标准化流程缺失或执行不到位情况下,通过‘快递国标’倒逼快递企业,加快提升作业流程、服务水平,规范组织结构,不失为一种途径。”上海一家快递企业的加盟商王婧告诉记者。
以当下经营分散、产业集中度低的快递行业现状,要让每一个快递企业都严格执行“快递国标”并不现实。在美国快递市场,95%的市场份额由排名前四位的快递企业占据。而我国规模超百亿元的快递企业只有中邮速递和顺丰速运两家。“四通一达”年营业收入在几十亿元左右,加上在全国范围内拥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快递企业有20多家。
偏低的组织化程度、集中低端市场的竞争,使价格战成为快递企业抢占市场份额的主要方式。中国经济网的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快递企业基本集中在业务量占74%、但收入占64%的国内异地业务这个中低端市场。
王婧提醒记者:“近几年不断有快递企业提高服务价格,但是这只是对‘散户’来说的。面对大客户、大卖家,有的快递企业的配送费用不但没有涨,甚至还被不断压低。站在快递企业的角度,这是店大欺客。在具备一定规模的淘宝卖家看来,这是市场规则、经济规律。说到底,还是快递企业不具备与大型客户平等对话的能力。”
此外,快递企业规模普遍小、实力弱、经营分散,产业集中度低,运营和管理能力滞后,由此引发的快件延误和丢件等服务质量问题饱受诟病。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在2011年快递业投诉中,与延误有关的占到6成。这都要求快递行业加快兼并重组的进程。正如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所说,推动快递企业兼并重组的最终目的,是要优化产业布局,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快递产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
进程 荆棘密布
快递企业要建立全国性的网络是发展进程中的必经之路。在民营快递发展初期,以“加盟”建立起的庞大网络,成就了“四通一达”等民营快递巨头。不过,随着一系列规范行业发展的政策出台,和企业出于转变发展方式等方面的长远发展战略考量,民营快递纷纷向“直营”模式转型。
“不论是自建网点还是对加盟商进行‘招安’的纵向并购,资金链紧张让快递企业力不从心。”一业内人士对记者说,虽然国家邮政局在去年发布的《促进快递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 (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中提到了,鼓励快递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开展兼并重组。希望综合利用各种金融手段解决快递企业兼并重组中的资金瓶颈。但是这涉及到多个部门的综合协调,实施起来难度很大。
快递企业兼并重组不止是资金这一道坎。税收问题也让快递行业的整合之路步履维艰。一体化和网络化运营是快递行业的特点,通过规模化经营来提升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现实情况是,目前的税收体制无法让快递企业在内部实现统一核算、互相抵扣,统一交纳企业所得税,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并购重组后规模化、网络化经营的优势。
2008年开始实施的《企业所得税法所得税法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