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发展放缓 交通业需求强劲
2019/6/3 13:49:48     来源:浙江物流网     作者/编辑:浙江物流网

“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的背景下,2019年‘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发展指数稳中略降,从2018年的121下调到119。”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会长房秋晨在第十届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上说。

    5月30日,2019年“一带一路”国际基础设施发展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报告指出,2019年“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发展有所下降。基础设施行业发展呈现区域不平衡状况,东南亚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持续旺盛,能源、交通等领域的投资建设市场空间巨大。

    《报告》以71个重点国家(包括63个“一带一路”国家和8个葡语国家)为研究对象,从发展环境、发展需求、发展成本和发展热度四个维度深入分析基础设施行业发展情况,对未来2~3年基础设施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展望。

    发展指数稳中略降

    《报告》显示,2019年“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发展指数从2018年的121下调到119。同时,“一带一路”国家发展环境指数为115,较2018年的116有所下降。

    “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有直接关系,经济增长明显提速时,投向基础设施的投资也会大幅度增长,从而有效带动全球经济增长。当前全球经济放缓,许多国家的基础设施投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最新预测,2019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3.3%,较2018的3.6%有所下滑,全球经济活动有所放缓,各国经济增长分化加剧。

    《报告》认为,全球政治风险居高不下,世界经济复苏步伐有所放缓,大国博弈扰动全球政经格局,“一带一路”国家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等因素,拖累发展环境、发展需求、发展成本、发展热度四个一级指数得分略有下降,但发展总指数得分仍维持在近5年的较高水平。

    赵萍认为,“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的情况有其特殊的地方。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6年多来,一些大的项目相继完工,一些新的项目又逐步开始,因此“一带一路”基础设施投资出现起落非常正常。

    商务部数据显示,2019年1~3月,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完成营业额180.1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54.5%,同比下降4%。

    “说明‘一带一路’大的基础设施项目完工,使得数据有所下降。但同时,新签合同额大幅增长47.7%,未来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还会有所提速。”赵萍说。

    房秋晨表示,“‘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发展,虽略有放缓,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表明未来2~3年‘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发展仍然会有良好的表现。”

    交通行业新签合同额占比最高

    《报告》显示,从细分行业看,“一带一路”各国交通行业和能源行业发展需求指数普遍高于其他两个行业,短期内仍将是基础设施投资热点行业。

    根据BMI统计的全球基建项目数据,2018年“一带一路”国家交通行业新签合同额在四个行业中占比最高,交通行业中道路和桥梁行业新签合同额占比47.5%。

    记者查询到,不同收入国家均对交通和能源行业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强烈。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全球竞争力数据,2018年,“一带一路”国家交通行业基础设施得分仅为50.8,离满分100存在较大差距,交通基础设施仍有较大改善需求。

    “未来在基础设施投资方面,比较有增长潜力的是交通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投资是企业走出去所倚重的重要设施,综合效益比较广泛,有利于企业抱团走出去,以及双边贸易增长,使得中国和世界各国能够分享到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溢出效应。”赵萍告诉本报记者。

    专家认为,虽然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贸易形势不容乐观,但“一带一路”国家经济增长和贸易投资整体表现好于全球平均水平,将进一步拉动基础设施建设需求。

    根据全球基础设施中心(Global Infrastructure Hub,简称GIH)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交通行业投资需求将达到1.6万亿美元,能源行业0.9万亿美元,通信行业0.3万亿美元,水务行业0.2万亿美元,而这其中投资需求主要集中在“一带一路”热点国家。

    房秋晨称,从未来发展趋势看,受相关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拉动,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需求将得到进一步释放,相关公路、铁路、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将为国际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提高风险防控意识

    巨大需求的背后,“一带一路”国家投资的风险和挑战也不容忽视。

    《报告》指出,“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不一,政治经济背景差异较大,参与企业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尤其在当前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经济逆全球化趋势兴起的背景下,各方参与“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面临更大风险和更多挑战。

    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中心主任张建平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政局变化、安全局势变化,包括法律环境的改变等是‘一带一路’国家基建投资的主要风险所在。另外,社会风险和金融市场风险也不容忽视。”

    “我们还遇到过一些非政府组织的阻力,比如来自工会、行业协会的压力。”一家民企告诉本报记者,一些国家对劳工保护相对过度,增加了他们的投资成本,还需要跟这些组织搞好关系,了解他们的喜好。

    房秋晨认为,一是地缘政治环境复杂多变,各国经济增长分化加剧,基础设施项目的开发建设极易受到各类突发事件的冲击。二是美国单边主义扰动国际经贸及投资环境,国际基础设施合作的不确定性增加。三是施工标准差异问题也日益地明显。对多国共同实施基础设施项目产生实际的影响。四是国际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对各国企业抗风险能力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

    “融资成本过高、投资周期过长,甚至有亏损的可能,也是企业‘一带一路’投资要面临的风险之一。”赵萍认为,企业要注意相关国家外资投资法律法规的要求、外资审查、运营准入、行业标准等投资风险。

    “依法合规参与项目建设,提高风险防控意识,加强全流程风险管理,合理利用金融保险工具,保障‘一带一路’合作项目行稳致远。”房秋晨建议。

(更多资讯,请关注浙江物流网微信公众平台zj56156)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