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北仑与上海洋山PK,到底谁是长三角中国第一港
2006/1/23 9:45:41     来源:     作者/编辑:

上海洋山PK浙江北仑,区域经济也好,一体化经济也罢,长三角中国第一港之争已成为事实。去年11月2日,国际海运(中国)年会在上海召开,会议上聚首的马士基、和黄与中远等十余家国内外海运巨头纷纷把关注的目光投给即将开港的上海洋山深水港。  
      11月初,洋山港进行了最后的保安、防火等一系列演习,上海港务集团也已经把全部的欧洲航线从外高桥调整到洋山港。  
      而此时就在几十海里以外,目前吞吐量居全国第二位的宁波港也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北仑港区的扩建工作,位于宁波慈溪和嘉兴市之间的杭州湾大桥也正在紧张的建设之中。全国吞吐量居前两位的港口正为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超极港口展开一场海岸线上的PK。  
      天时地利北仑占优   
      建港口最需要的天时地利,在这个方面浙江北仑港显然比建在小洋山岛上的上海洋山港更有优势。上海芦潮港附近的居民告诉记者,每年都有很长时间会受到台风的影响。上海港口管理局洋山办的工作人员也说,每年洋山港肯定会有十几天因为台风不能作业。而宁波北仑港区因为有舟山群岛的环抱,受台风的影响就会小很多。  
      宁波港北仑第二集装箱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江涛表示,洋山港每年最多的作业时间大概只有280天,比北仑港要少很多。而且对于定期集装箱航班来说,航期延误率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另外,北仑港的吃水深度也要比洋山港深。洋山港虽然是深水港,吃水深度也只有15米,而北仑港却有17米。  
      洋山港一期码头建在嵊泗列岛中的小洋山岛上,与上海的交通要通过长达32.5公里的东海大桥来实现。仅洋山岛一期工程5个深水泊位加上东海大桥的造价就超过142亿人民币,而整个洋山港工程的预算成本据说要超过1000亿人民币。与之相比,北仑港建在陆地上,建设成本要远远小于洋山港。  
      在两大港口的竞争之中,舟山的地位最为玄妙。无论是洋山港还是北仑港,都要从舟山“借岛”。洋山港一期码头所在的小洋山岛本身就位于舟山市的嵊泗列岛,而浙江省也规划打造“宁波舟山港”的统一品牌,现阶段正在开发岸线资源比较丰富的金塘岛和六横岛。  
      目前,国家已经批准设立了洋山港口区,洋山港的港政、航政和口岸管理权完全归上海所有,行政归属为浙江。这样的划分,必将使洋山港在未来的建设中要面对诸多“扯皮”的问题。而同在浙江省的宁波和舟山合作起来就比较容易,浙江省港航局的领导就透露:“按照省政府的目标,三年内宁波舟山港将成为全国最大的港口。”  
      资本竞争 难分伯仲  
      据世界海运年会公布的数字,近两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海运业的关注中心,占了世界海上贸易增长量的60%以上。尽管中国目前仍只占世界海运进口的10%和海运出口的5%,却因增长迅速而对世界海运业影响重大。  
      与中国海运的增速相比,中国建设港口的资金缺口相当巨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外资投资码头的力度逐年加大,洋山港码头更是吸引了十余家国际海运巨头排队买单。日前,上海洋山港二期项目终告名花有主,由和黄、中远集团及马士基组成的财团,获上海政府首肯,双方也草签了协议。  
      洋山港引来了国际巨头,北仑港也没有落后。根据美林证券的报告,目前北仑港第一、三期为国有全资;第二期由本港最大码头营运商与和黄宁波港务局以49%∶51%的比例合资;第四期由宁波港务局、地中海航运、意大利邮船、台湾长荣合资;第五期大榭岛码头由招商局集团、宁波港务集团和大榭岛发展局合资。宁波港集团有限公司集装箱发展部部长黄卫平认为,宁波港对于和外来资本的合作非常自信,而引入更多的竞争者是未来宁波港发展的一个趋势。  
      腹地之争 上海抢先  
      根据交通部的统计数据,上海港2004年的集装箱吞吐量为1455万标箱,宁波港2004年的吞吐量为400 万标箱。而按照规划,到2010年,上海港吞吐量达2500万标箱,宁波港达1000万标箱,两者之和达3500万标箱。  
      从运力不足到运力过剩,是上海港和宁波港都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在宁波港集团看来,腹地也是上海最大的优势。作为长三角经济区域的龙头,上海的辐射作用极其明显,其甚至可以通过长江一直渗透到武汉、长沙这样的中部地带。在北仑港扩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