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更重能力 大学生就业需要证证齐全吗
2007/3/1 10:39:20     来源:     作者/编辑:1
与往日“被迫”参加各种考试不同,眼下许多大学生自愿报名参加各种证书考试——英语口语证、软件工程师证、普通话等级证、导游资格证、国家司法考试证以及物流证、驾驶证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

    现状:学生盲目考证热

    记者调查得知,目前大学生在选择报考资格证书时,并没有与自己的专业及未来的职业定向相结合,只是一味考取所谓的“热门”证书。即便他们对会计或人力资源等相关知识一无所知,但为了求得好工作,也硬着头皮去考注册会计师或人力资源管理师等等热门证书。

    考证一族为此所要付出的远不只是金钱。大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要完成考证“大业”,必然要牺牲那些“学了用处不大”、“考试压力不大”的专业课程。因此大学校园里逃课去培训、逃课去考证的现象早已见怪不怪。

    用人单位:重证书更重能力

    在大学生眼里,证书的作用就是求职利器。用人单位又是如何看待?一位做过多年人才交流工作的人士说,眼下大学生应聘时都习惯将一摞证书摆出来,但从用人单位来看,证书过多反而会模糊求职重点。在实际招聘中,很多用人单位虽然也在意证书,但最终更注重实际应用能力。

    某公司人事部长提醒大学生,千万别把太多的精力放在考取各种各样的证书上。他说,应当说大部分证书用处不大。据其介绍,新员工在公司都有三个月的试用期,公司每个月会对他们的工作进行考核,如果第一个月的考核结果不理想,会对他们进行提醒和建议,第二个月也是如此,到了第三个月之后,如果还是没有起色,那就只能离开了。

    “很多时候,拥有证书并不意味拥有实际应用能力,有些证书只停留在理论层面上。”相关人士提醒。随着如今持证人数不断增加以及用人单位用人观念的转变,各类证书并不一定就是求职的“灵丹妙药”。因此,大学生不能把“宝”全押在考证上,应更好地学好基础课程,注重实际工作能力的提升。

    专家:考证不可盲目跟风

    记者从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了解到,职业资格证书是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的结果,是劳动者具备某种职业所需要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证明。与学历文凭不同,职业资格证书与某一职业能力的具体要求密切结合,反映特定职业的实际工作标准和规范,以及劳动者从事这种职业所达到的实际能力水平。

    因此,准备从事就业准入岗位的大学毕业生也得参加相关职业培训,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走入就业岗位。但有关专家建议,大学生在选择职业培训和考证前,要注意识别培训机构和发证机关,认清培训机构是否正规,发证机关是否经过政府认可,鉴别证书的真伪度、可信度和权威度等等,切不可盲目考证。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