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巨头豪赌欧洲线
2004/2/23 9:37:11 来源:新报 作者/编辑:
未来几年内,全球航运市场将达到波峰状态,欧洲远洋航线的货运量也将借势成为竞争最激烈的航线之一。眼下,各大船业公司正开始在此航线大力投入。与此同时,新辟远洋航线的增多,也会带动造船市场出现大批订单。
航运商力拼欧洲线
在天津港,欧洲远洋航线开始出现前所未有的火药味。
本月19日,中海集团一艘 4250TEU(标准箱)集装箱船“佛利斯多”从天津正式启航。此举标志着中海集装箱运输远东—欧洲第二条航线正式开通。在该航线,中海共投入 9艘 4250TEU以上集装箱船,以大连为起始港,依次挂靠天津、青岛等北方主要港口,经马来西亚的巴生港、德国的汉堡港等港口,最终到达英国的费里克斯托港,预计一次往返需要 45天左右。
“新投入的 9艘大型集装箱船都是新造船舶”,中国海运集团总裁助理黄新明表示。据介绍,这批新船不仅装载率高,航速也快,从中国北方至欧洲鹿特丹仅需 29天。
从去年下半年起,天津港欧洲航线就开始增加和更新运力。去年 7月,由铁行渣华、东方海外、日本邮船、赫伯罗特、马来西亚航运公司组成的联盟,正式加盟天津港至欧洲航线。 5家公司共投入 9艘第三代集装箱船运营。去年九月,全部改为第五代集装箱船。同期,马士基公司也开辟天津港到欧洲地中海航线,共投入 9条集装箱船舶。而一年前,中远也加大了运力,在欧洲线投入数艘 5400TEU新船。各大船业公司纷纷投入大型集装箱新造船,豪赌欧洲航线,似乎不是单纯的巧合。
几年之内将现波峰
“随着全球贸易形势的变化,海运市场也相应出现波峰、波谷状态。经历了前几年的低迷后,现在至未来几年,全球航运业将重新回到波峰。尤其是欧洲航线,受欧元增值等一些因素影响,去年起,货源市场就持续旺盛。因此未来几年欧洲线效益最好,竞争也将最为激烈。”对于欧洲航线的巨额投入,黄新明做出此番解释。
来自天津港口的数据,似乎也暗合了船业公司的预测。今年一月份,天津港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 26.14万标准箱,同比增长 8.7%,为历史同期最高,而往年的一二月份是航运业传统淡季,航运公司都会出现亏舱。同时,船业公司预测未来效益最好的欧洲航线,今年的市场表现也没有让人失望。航运界人士郭先生表示,往年春节过后进入淡季,各航线集装箱运价会出现小幅回落。但今年,欧洲航线价格稳定,而且舱位持续紧张。黄新明介绍,今年 1月份,中海集装箱运输收入的三分之二都来自欧洲航线业务,远远超过传统美洲航线业务。
自2000年,我国航运市场摆脱长达 5年的萧条期,开始进入复苏阶段。直到 2003年,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实现 4800万标箱,跃居世界第一位。据预测, 2004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将增长 8%,还有的专家估计不会低于 10%。集装箱市场景气指数也将重新回到最高水平。
造船业借势涨订单
由于各大公司争相开辟国际远洋航线,业务上需要相同船型配合形成运力,也带动了造船市场上的大批订单。
“未来几年,全球集装箱运量将持续增长,特别是欧洲远洋航线将迎来波峰。小型集装箱船舶被大型、超大型集装箱船舶逐步取代是必然趋势。”黄新明表示。目前,欧洲航线承运人普遍投入 4000TEU以上的大型集装箱船舶。据介绍,今年 6月份以后,中海有 5条 8100TEU的集装箱船交付,未来还将有 8艘 9600TEU集装箱船交付。这些超大型集装箱船舶将陆续投入欧、美国际航线。
另外,在新造船市场,国际上多数船厂的 2007年合同已满,除非船东和船厂有非常好的关系,否则很难再与船厂签到合同。航运界人士郭先生介绍,在天津口岸,由于货运量持续看好,很多承运人租船都十分困难。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