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笔谈 物流人才为本 教育创平台
2006/4/30 8:24:31     来源:     作者/编辑:1

物流人才为本,教育创平台   
                ——现代物流人才教育新思维   
    物物交换形成贸易。贸易带动经济发展。现代社会三大主流之一—物流推动贸易发展。贸易又推动物流的发展和推新出新。二者相互作用,使物流成为一种新产业,使贸易成为一种跨区域、一体化混合型的新经济,称之为贸易经济。物流是贸易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依据统计结果分析,概率估计:2004年我国社会物流货物总额达32亿元(人民币),预计全社会物流总成本计2.34万元(人民币)。事实证明,新兴的物流产业悄然崛起。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贸易经济的增长,加剧物流产业要从国内走向国外快速发展成强大的一种新产业。   
     新产业  新人才  
    在我国一个1200万人口的大城市中调查;物流业发展急需人才。就从业人员的人员中分析结果:本科生占57.62%,研究生占3.81%,专科生占25%,其中理工类大学生占38.2,经济管理类占35%,这是一种混合型的人才结构群体。说明物流产业急需现代物流人才,且是一种多层次、多学科交叉的高级应用型物流人才。面对我国贸易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现代物流人才哪里来?如何培养物流人才?是制约我国物流产业的瓶颈问题。培养职业技能型的专门物流人才,创造物流教育新平台是一种高效的途径。  
    物流人才是大众化的新型人才。①是物流管理人才;②是职业经理型人才;③是具有专业特长的专门物流人才;④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相结合的高层次、职业化的物流人才。一句话,物流人才是具体从事物流技术和管理的职业化群体,驾驭物流业发展的社会阶层。这就是物流产业发展的实质。即物流、人流、信息流混合为一体的新型现代化物流产业群体。它要求物流人才必须具备“两个基础理论”、“两种方法”、“两种技术”、“两种能力”。  
    1.两个基础理论:①经济学理论;②信息科学、管理科学、工业工程的基础理论。  
    2.两种方法:①信息、管理、工业工程学科的技术方法;②现代物流管理方法。  
    3.两种技术:①专业技术;②现代物流工程技术。  
    4.两种能力:①公关能力;②创新能力。  
    新产业需要物流人才全新的素质。为创造全新的发展环境达到产业目标,构建物流教育平台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   
     新平台   新支撑  
    物流教育平台演绎物流系统的七项动态功能:①信息服务功能。②配送功能。③流通加工功能。④装卸搬运功能。⑤包装功能。⑥仓储功能。⑦运输功能。物流人才是完成七项功能的结合体。它们必须成为对物流企业、制造企业、连锁企业和区域物流系统进行分析、设计、评价、创新的,物流专业的职业化、技能化、大众化的应用型物流人才。构建物流教育平台就是把物流人才培养的能力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形成新的专业技能教育体系。有四个教育体系支撑物流教育的平台:  
    第一支撑是构建富有人文气息的基础课程体系。夯实一定经济学理论基础和一定现代科学交叉的基础理论知识,必备的文化、修养、哲学基础知识,提高物流人才的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沟通、交流的社会公关能力。  
    第二支撑是构建富有时代气息的专业知识课程体系,精通现代物流专业技术和现代物流工程技术。使培养的物流人才在物流系统中依照物流机理,驾驭物流网络设计、物流信息、顾客服务、运输、存货、储存、物品搬运、分理、结算、转运等有机系统的运行,打造物流国际化的新型现代物流人才,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和商务活动国际化。  
    第三支撑构建富有实用价值的职业技能化课程体系,确保物流人才信息科学、管理科学、工业工程交叉学科的技术方法和现代管理方法的实际应用。突出培养人才适应环境能力、协调能力、谈判能力、基础研发能力、职业技术能力、管理能力、独特的业务能力的综合素质,实现物流人才的大众化、群体化、阶层化、个性化的应用型培养目标。  
    第四支撑构建富有实际操作性的实验、科研、实训一体化的教学体系,全面提升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实施的教育效应,实现物流教育平台的两个结合:教学和社会经济发展结合,教学和生产、管理第一线结合,培养出大批专业技术、技能应用能力强,职业技术突出,具有创新可发展的一流国际化的物流人才<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