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传统运输业向现代物流转型
2007/4/27 8:34:41     来源:     作者/编辑:
四川以成都为中心物流配送业务和零担专线发展迅速,辐射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西藏等地,全省各地相继开通道路货物运输专线,促进了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以客运站为中心节点,以客车限制车厢为载体的客车附搭小件快运,经过近两年来的引导和培育,全省已经开行至21个市州政府所在地,通达50%县城的小件快运专线。据统计,经过两年的努力,小件快运货运量从2004年的500万元,提高到现在的3000多万元。 R>
  如何引导传统运输业向现代物流转型?四川省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在近几年的实践中,积累了不少实战“经验”。

  规划先行

  做好规划,以规划指导行业发展。2005年年底,《四川省道路运输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出台,把货运业的发展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提出了加大运力结构调整,加快发展适合物流业发展需要的运力,加快推进货运信息化水平,着力提高货运组织化程度,为传统货运企业向现代物流转型打下坚实的基础。

  运管部门积极参与《四川省现代物流发展“十一五”规划》编制,充分发挥公路运输在现代物流业中的作用,依托省内国道、省道主干线和西部大通道及成渝环线,打造道路运输物流配送通道,实现以成都为中心的水陆、公铁联运体系。由于道路运输现代物流业是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的基础性产业,涉及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以及为以上各个环节提供装备和配套服务的诸多领域。因此,这一产业的迅速发展将对四川工业发展以及其他相关产业起到强大的带动作用。道路运输现代物流业通过利用发达的信息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手段,可实现高效运输,最大限度地减少运输总里程和空车率。运输里程由此大大缩短,车辆载货率的明显提高,有利于节约资源,减轻环境负荷。

  试点引路

  省运管局选择资产规模较大,经济实力较强,并具备区域性道路货运经营网络的二级货运企业进行发展现代物流试点工作,相继选择了成都市运输总公司、宏盛物流有限公司等10家货运企业开展现代物流试点。通过现代物流试点,运输企业的服务内容得到了拓展,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在运输市场中的竞争力明显增强,运输企业管理层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思路得到重大调整,道路货物运输企业参与物流招标的数量明显提高,标书质量明显纠正了传统运输的思路,大大提高了综合效率。

  ——供应链物流服务。把培育供应链物流企业作为发展道路运输现代物流业的主要方向,重点扶持3家企业以运输、仓储资源为基础,向运输两端延伸服务,为产品制造和商贸企业提供完全的供应链服务。

  ——城市配送物流服务。充分发挥道路运输机动灵活、“门到门”运输的功能优势,进一步壮大以城镇运输服务为主的物流企业,为四川的商业经销特别是成都为中心的大型超市、连锁店提供仓储、配送物流服务。

  ——专业商品市场物流服务。着重引导成都、绵阳、南充、宜宾、泸州、德阳、自贡等地的道路运输物流企业,依托各类专业商品市场,大力发展仓储、运输、包装、配送、流通加工等多元化、综合性的物流服务。

  ——集散物流服务。结合成都公路口岸、泸州水路口岸、铁路口岸,进一步强化口岸中转功能,完善公路、铁路、港口等不同运输方式间的中转、配送等物资集散功能,形成相互衔接、共为一体的物流服务体系。

  ——区域性流通网络物流结点服务。进一步加强对外联盟与合作,争取国内知名物流企业在四川结点,构建区域性乃至全国性企业物流网络,为本地和外部企业提供节约、高效、周到、安全的运输服务,专业化物流服务。培育远成、通安达、金桥等快速零担货运业务,进一步引导部分物流企业向专业化物流服务方向发展。

  建设政府公共物流信息平台

  为了促进全省物流业的发展,提高车辆组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省运管局开展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建成适合于道路运输企业使用的物流信息平台——舵手物流网。同时依托为安全管理建立的GPS监控系统,大力开发适应运输企业工作需要的货运车辆监控系统,拓展系统服务内容,增强服务功能,为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转型提供技术支撑。目前已经完成车辆在途调度、集装箱运输跟踪监控和车辆技术保养维护信息等,并通过互联网络实现相关信息的互联互通。

  净化市场环境 培育龙头企业

  目前,全省有货运车辆28.6万辆,有经营业户17余万户,平均每个经营业户仅有1.67辆,车辆相对分散,造成运输组织化低下,运输效率不高,运输成本高。针对这一情况,全省各地相继开展鼓励货运企业通过兼并等方式吸纳社会闲散车辆,扩大货运企业规模,提高货运车辆的集中度。

  全省将开展对货运代理和货运配载的清理整顿,配合工商部门全面清理货运辅助业,按照开业技术经济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