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首个大型集装箱码头开建 水路将和公路赛跑
2006/2/13 9:32:45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编辑:
近日,“周口99”散装拖船鸣响几声汽笛以后,靠上了运河余杭段的杭州煤场码头。经过20多天顺流而下,这艘拖轮终于把200吨煤从山东运抵杭州港。

  虽然船已经靠岸,船工还不能休息,因为卸完货需要两天时间。船老大周仓指着相隔100米远的临河空地说,等这里的集装箱码头建成了,一船货卸完只要2个小时,“我们就可以当天上岸下馆子了!”

  船老大的愿望来自杭州港的一项投资决策。今年年初,杭州港大松树集装箱作业区在余杭良渚正式动工,结束了杭州无大型集装箱专用码头的历史。

  船老大的愿望终于落地

  “周口99”船老大周仓,今年四十出头,运了20多年的黄沙、煤块和水泥。从前年开始,他一直盘算着重新买条船,改运更赚钱、更环保的集装箱。“通常情况往返山东运煤,单趟至少一个月,每季度只能运2趟;如果换成集装箱,只需往返上海,至少能往返8趟,运费也高。”他说,无论从效率还是收益考虑,船老大都愿意花点本钱,改运集装箱。

  让船老大心疼的还有损耗。沙子、煤块和砖头容易损伤船只,船只平均3年一次大修,运输集装箱的大修周期却可以延长至10年。更重要的是,集装箱的使用范围正在逐步扩大,在国外运石块也用它。

  过去,杭州并没有专业集装箱码头,目前装卸少量货柜的余杭三里洋码头由老式码头改装而来,而且没有仓储能力。限于基础条件不足,船老大既难接到集装箱的运单,也无法顺利在杭州港装卸,而拥有集装箱运量的大客户也不愿意选择水路,进出杭州港。这也是杭州运河上一直少见集装箱的原因。

  杭州市港航管理局统计表明,去年杭州地区一共进出67万个集装箱,从水路运输的只有2000多箱,从事集装箱运输的船只有9条。

  从2001年起,杭州港航部门开始勾画大松树港口的蓝图,设计年吞吐能力为18万个集装箱,加上运河航道通航吨位已经达到500吨,运载条件已经成熟,因此在去年年底引入港资、破土动工。这意味着每天将有近500个集装箱、约1万吨的货物,届时可以通过这里运进杭州城。

  水路将和公路赛跑

  杭州市工业十分发达,自身原料和能源并不富有,每年有大量黄沙、原油、煤炭和水泥进出,廉价、平稳的水运一直是这类物资的主要运输方式。

  杭州港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经理李宁,每天要把大量从美国旧金山、长滩运来的废纸,在上海港换装成小船转运回杭州港,供应富阳市2000多家造纸厂。日均大约100个集装箱,总运量超过1500吨。

  这些巨量废纸从大洋彼岸运到上海,然后分两路运到杭州,一路从上海港卸货,由卡车运到目的地,公路全程230公里,耗时6小时,另一路在上海换装成小船,耗费18小时运至杭州港。

  如果从公路转运,每一集装箱的运输成本达到1400元,比水路运输要高300元,平均每吨货物每公里多花1角钱。两种方式一比较,水路运价更便宜。一艘装配130千瓦功率发动机的船只可以运载8个集装箱,而同样功率的卡车却只能运载1个货柜。根据国家交通部门测算,完成同样货物运输量,水路和公路消耗的能源比为1∶9。

  以杭州市区每年50万箱运量计算,假定其中70%从上海出港,整个杭州地区就能节约1亿多元运费。“水运虽然耗时较长,但只要航道畅通、环环相扣,就更容易控制时间。”杭州市港航管理局运管处胡云涛说,集装箱船能够提前两天进入港口装卸,支线船舶只要在干线船开之前抵达码头,就可以按时换装,从而免受误点之苦。

  杭州商品可以直接远渡重洋

  杭州水运的需求近年一直在激增。去年杭州港进口货物5625吨,出口4111吨,都比前一年增加了1成多。船只运输规模也达到78万吨,比2000年翻了一番。

  目前,杭州货物进出口运输一般有三条途径,出口货物直接从公路运输至上海港,然后在上海出海;先从公路短途运输至杭州港,再走水路到上海港,然后出海;最后一条是从公路运输至宁波,从宁波港出海。

  由于杭州港和上海港的港区内不通铁路,沿线也没有合适的集装箱装卸地点,目前杭州到上海的集装箱,有99%通过公路运输。如果集装箱能够顺利进出内河,杭州因此可以改变自己的外贸地位,不再只是作为上海和宁波的转运港和喂给港。

  “由于杭州海关还开通了绿色通道,货物可以实现本地报关,”杭州市港航管理局港政处史处长说,“因此从杭州港出发的货物也可以在本地报关后,一路顺畅地远渡重洋。”

  新闻内涵

  杭州水运升温

  目前,杭州境内主要有京杭运河、钱塘江、浦阳江、萧绍内河、上塘河、余杭塘河和武獐航道等水系,这些都是杭州发展水运的本钱,密集的水网打通了杭嘉湖地区、萧绍甬平原、江苏省、上海市和浙江中西部,从而牢牢圈住了自己的经济腹地。

  从水域分布分析,杭州港的经济腹地包括杭州市区及余杭、建德等周边地区,绍兴、义乌、衢州、嘉兴、湖州、江苏南部和皖南地区,最远还包括安徽、江西。通<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