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网购越来越火,足不出户的购物体验,真真俘获了不少年轻人的心。这不,在前不久的“三八”妇女节期间,各大电商再掀促销热潮,邻居林小姐也按耐不住地“抢”下不少心仪的商品。只是,令她揪心的事又来了。笔者近日下班回家,恰巧遇到守在电梯门后、焦急蹲点守望的林小姐。原来,下午她有两个包裹将要送达,每听到楼道里有了动静,便出来看看是否快递员过来了。
笔者不禁好奇,快递送货上门前难道不会电话通知她吗?林小姐则说,大多时候,快递都会短信或电话提醒收货。但也有部分快递员会直接送货上门,若户主无“应答”就直接“闪人”。为避免错过收货,林小姐已不止一次担忧地“守候”。同时,她还向笔者诉苦,一些提醒服务的短信号码大多颇为陌生,有时不敢轻信,毕竟以快递名义“作奸犯科”者现在大有人在。
当然,这只是林小姐的一些忧虑,笔者对快递服务也有不少困惑。像平日总能遇到一些快递员在路边对货物进行整理、清点,有时甚至摆满一地。让人不免有些担心货物的安全和质量。另外,很多快递送货上门,接收快件的时候,签字这个环节都可省了。这样操作导致的风险其实是不言而喻的:对货主来说,没有及时验货;对快递员来说,万一送错了咋办?
所以,一些地方将快递行业的规范发展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确实为百姓着想。从实际情况来说,外部监管终归外力推动,快递企业与其等待行业政策出台、落地,不如在现实生活中来一场“服务竞赛”。当A公司突破“没电梯不上楼”的快递潜规则,当B公司从始至终坚决执行“先验后签”的管理制度,当C公司在快递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考核中更下功夫,整个行业的服务质量必会慢慢地发生改变。这样一来,既解决了消费者的物流之忧,也提升了快递企业的品牌号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