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月18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发文(浙政发函[2005]7号)批准, 京杭运河、杭申线、六平申线、乍嘉苏线等整个浙北干线航道网改造项目列为“四自”航道工程。浙北内河航道网是长三角航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浙江省综合运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杭嘉湖内河完成水路货运周转量231.82亿吨公里,占全社会货运周转量半壁江山。浙北干线航道部分航道改造从1993年开工至2002年竣工验收,是浙江省“八五”、“九五”到“十五”的水上重点项目。历时10年,改造完成了京杭运河、杭申线、六平申线、乍嘉苏线、长湖申线等410公里航道,使浙北主干线航道基本达到四级通航标准。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全社会货运量成倍增长,水运的价廉、环保等优势日益体现为经济和社会效益,致使营运船舶日趋大吨位化,现有航道等级已不能满足需要,堵航现象经常发生,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为充分发挥浙江水运大省的优势,拓宽筹资渠道,加快内河航道建设,浙江省政府以浙政函〔2003〕173号将武獐线等4个航道改造项目列为首批航道“四自”工程(嘉兴南郊河为其中之一),为加强对内河“四自”航道的管理,维护“四自”航道经营管理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浙江内河航运事业的发展,浙江省政府随之于2004年制定出台了《浙江省内河“四自”航道管理暂行办法》(浙政办发〔2004〕105号)。同时浙江省政府以科学发展观,确立了“水运强省”发展战略,并制定了“六线三连”的浙北干线航道网新建和改建工程(部分航道通航标准提高到三级),即京杭运河、长湖申线、杭申线、乍嘉苏线、杭平申线、杭湖锡线、东宗线、湖嘉申线、嘉于线,共计785公里,按每公里1000万元测算,共需资金约78.5亿元。为进一步拓宽筹资渠道,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做好浙北干线航道改造项目建设、养护和世行还贷工作。2005年1月18日省政府发文批准,将整个浙北干线航道网改造项目列为浙江省内河“四自”航道工程。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将有效缓解水运基础设施建设筹资难关,加快浙江内河航道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有利于推进船舶动力结构调整,推动水运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好地为全社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