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式联运催生物流中心
2004/2/3 9:39:02     来源:     作者/编辑:
   由于成都航空、铁路运力不足,2003年12月31号报关的货当日未能发出。而由于同样的原因,2002年,长虹价值3.1亿美元的货物被迫通过重庆出口;2003年,估计有近2.4亿美元的出口货物不得不借道。
    发展现代物流,集装箱运输是必然。近来,一个消息鼓舞人心--成都东站被铁道部规划为集装箱节点站。东站日办理量达1.3万箱左右,居全国铁路之首。并非偶然的是,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中铁行包快递有限公司和中铁特货有限公司1月1日同时开张,中铁参与物流产业的步伐明显加快。
    成铁局局长齐文超描述,未来成都的铁路将形成客运、货运和工业站分别两个格局。目前成都站(北站和南站)每天约接发客车50对,运力紧张。规划启用成都火车南站,形成客运一北一南,以北为主;货运布局一西一东,东站由现在的编组站改造成为大型集装箱节点站,西站建成其他货源站;两大工业站在青白江和新都,直接对工厂服务。
    从编组站到大型集装箱节点站,机遇不只是对成都东站。去年以来计划实现港铁联运的成都市从中看到了契机。如今,成都建成西南物流中心的决心已定。按正在制定的规划,成都将依托双流航空港,成都东站和公路港口,在全市选定3个区打造配送、源区等物流“关节点”。实现铁路、航空、公路和水运的全面衔接,多式联运是打通物流的必然选择。成都市长葛红林表示,成都将出台政策,真正搞物流的大型企业将享受工业企业的待遇。
   海关对东站的今昔颇有感受。从“皮包海关”到今天有固定办公地,变化固然可喜,而东站口岸小、现场不规范也是事实。四川进出口货物通过铁路的占80%-90%,“铁老大”的畅通对四川外贸的发展举足轻重。还是以长虹为例。去年由于铁路运价下浮,长虹日均发货1列车,最多一天发了9列,因而借道重庆的货“总额减少至少两成”。
    与成铁局全年逾6000万吨的货运量相比,外贸所占比例甚微,市场的培育还需时日。正如副省长黄小祥所说,铁路线路如何满足客户需要,网络终端在哪里?如何加强全省物流的配送体系,让人知道送到哪里、到哪里取?都是构建现代物流体系需要重视的问题。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