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期间,诸暨港口货物进出口吞吐量达823万吨,比“九五”期间增长323%,据了解,上个世纪,90年代诸暨浦阳江两岸没有一个象样的码头,基本上是货主单位在航道上或直接利用航道自然岸坡进行装卸,设备落后,而且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如今,诸暨水运通过“十五”期间的发展,目前已有海亮、枫江、万兴等一大批港口吞吐能力大的码头;从事水运的船只从上个世纪80年代的水泥挂桨机船到90年代的钢质挂桨机船,再到目前的大吨位钢质化标准船舶。社会民营资本对水运业投资热情高涨,投资金额不断加大;广大船户对水运业的信心不断增强,将自有的小型船舶逐步改之为符合国家标准的内河标准化船舶。据统计,“十五”期间,诸暨船舶运力达39800吨,完成货运量980.1万吨,周转量90779万吨公里,分别比“九五”增长23.4%,35.1%和68.7%。
“十一五”期间,诸暨水运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上级争取资金和鼓励民间资本直接投资的方式,疏浚航道瓶颈。重点建设一条水上300吨级船舶通航绿色航道,优化水运投资环境;加快公共码头建设,通过港口(码头)市场化运作,促进港口(码头)向投资多元化发展;尝试港口岸线资源有偿租赁或者出售经营等,以推动诸暨水运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