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昭:打造大宗商品的供应链一体化服务平台
2018/6/5 10:38:08     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网     作者/编辑:浙江物流网
在中国物资储运协会会长李勇昭看来,我国实体经济将长期存续,且所占经济比重较大,大宗商品是实体经济的支撑,保持着巨大的体。与其配合的物流服务需要伴随产品升级,大宗商品供应链同理。
  李勇昭介绍,2015年开始,2C端的快消品领域已经出现了集物流、商贸、金融、数据服务于一体的供应链服务企业巨头,其是商贸企业和金融企业的混合体,同时也是信息技术服务的高度集成,为全行业的带来升级。
  反观大宗商品(钢铁、有色金属、俗话产品、天然橡胶)领域。李勇昭称,包括港口、物流中心、库房硬件体系在升级,相关产业的物流方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这说明大宗商品的供应链领域,正在集聚能量,蓄势待发,需要变革、创新。李勇昭说,大宗商品供应链的基础是物流。大宗商品和快消品的物流呈现很大的不同。快消品物流重视以下几点:一、注重时效。从下单到消费者手上,必须要快速完成。二、要防止差错。短时间内快速完成。这个过程靠人是很难解决的。所以要有很高的信息化处理手段。三、过程易查询,希望它透明,对于信息化的反馈要求很高。四、重体验。C端用户若感受不好,就有可能产生退货和差评。
  “总的来说,快消品不太注重交接手续。因为它单件的货值不高,双方都能承担得起。”更多的关注交易习惯。”李勇昭说,大宗商品则不然,其物流时效不强,采购与物流时间较长。物流操作更多的表现为机械化,没有非常明显的进步。同时,其物流业务黏性不高,这是由于大宗商品领域的仓储和运输,几乎经常要招投标,意味着它技术含量不高。更重要的是,大宗商品物流环节其实是资金固化的环节。客观上来讲,物流环节要提供融通资金,还有关注存货控货的要求。由于大宗商品货值较高,客户非常关注信誉问题,难以承受哪怕一次违约或欺骗。
  李勇昭称,大宗商品的物流中间环节的减少和效率的提升远远不如快消品物流。这就意味着,该领域并未出现“王者”,因为还有很多机会。大宗商品供应链更多是B2B模式,大宗商品的生产商一般体量巨大,不会屈服于买方改变自己的习惯,导致目前的工厂、代理商、服务商、用户链条没有发生质的改变。大宗商品行业的变革和优化需要有份量、有雄心有思路有办法,关键要有管控能力,要有公信力和影响力的企业推动其发展。
  同时,在技术创新角度,李勇昭认为,新技术中最关键的,是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和数字技术。这些技术对于全产业链的整合,全工业链的优化,提供了技术的支撑,并对商业模式的创新提供了一种可能。
  从中储角度而言,李勇昭介绍,该公司的定位就是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兴技术赋能中储的仓储物流设施,用产品思维优化中储的业务模式,立足大宗商品供应链服务领域,为中国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加油助力。具体来说,要打造两个体系,一个是中储的智慧物流服务体系,另一个是中储的智慧商务服务体系。接下来就要打造商务服务系统和金融服务系统。
  李勇昭称,中储在实际运营中,感受到物流园成为了优化供应链的载体,生产商通过代理商,通过中间商、次终端,都整合在物流园中。通过提供生活配套服务商、技术装备服务商,金融服务商、其他服务商,形成一个集聚圈,让供应链更顺畅的运行。
  他同时表示,中储的社会作用就是要激活大宗商品在动产状态时的价值,降低大宗商品的社会交易成本,推动大宗商品产业的有序发展。中国现代供应链创新与应用高峰论坛近日在江苏张家港举办。李勇昭在该会议上做了相关发言并接受了新华网记者采访。

(更多资讯,请关注浙江物流网微信公众平台zj56156)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