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现场
CCTV《决策者说》1月10日播出节目《中远的两次“突破”》,以下为节目内容。
张 羽:观众朋友您好,欢迎您收看《决策者说》年度特别节目,今天我们的嘉宾是一位央企的老总,但他喜欢别人称他是船长,确实他在20多年前做过船长,如果把他今天掌握企业,把他比喻成船长的话也很恰当,不过今天他驾驶这艘船是非同一般的船,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二的远洋运输企业,下面我们就有请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公司的总裁魏家福先生,有请。
魏家福:关心央企发展的所有朋友们,大家晚上好。
张 羽:魏船长上来就代表央企亮相,我称您魏船长没问题吧?
魏家福:没问题。
张 羽:魏船长20多年前是一艘船的船长,今天我说把他比喻成大企业的船长也非常贴切,您先跟我们介绍介绍,现在您管多少条船?
魏家福:到目前为止,我拥有和经营着710条各种类型的现代化船舶,总吨位4200多万载重吨位。
张 羽:这些船都开到哪儿去?
魏家福:全球,从中国通往世界各地的外贸运输,以及中国以外的第三国运输,中远都承揽。
张 羽:您掌握的这条大船总资产有多少,年效益有多少?
魏家福:在我的账面上的资产有1500亿, 1998年当时一年完成的货运量只有1500万吨,今天是35000万吨。1998年我的整个营业收入只有325亿人民币,到去年底已经1100多亿。
张 羽:这是我听说的最大的船长。我们记者专门去中远总裁办公室参观了一下,顺便捎回来一件东西,这是总裁办公室的一幅画,大家知道画的什么,看得清吗?
观 众:小孩。
张 羽:是婴儿,但是是长着胡子的婴儿,这是咱们著名的漫画家华君武先生画的,你看上面写的是永不走路,永不摔跤,永处襁褓,我不知道魏总,您为什么在当总裁之后把这样一幅画挂在办公室?
魏家福:这是我的座右铭。
张 羽:就是永不走路,永不摔跤,只坐船?
魏家福:它告诉你一个深刻的哲理,你要不走路,当然是安全的,不会摔跤,可是你胡子长出来,还处在母亲的襁褓之中,它的寓意告诉我们,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你必须大胆实践,大胆闯,在闯的过程当中,创新改革过程当中可能会摔跤,不要紧,爬起来,再往前走,你就会成长起来,就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像小平同志讲摸着石头过河,你都敢于去摸,不敢摸,你永远是处在襁褓当中的小老头。
张 羽:魏总,虽然您胆子很大,但是这条路不太好走,因为在1998年的时候咱们中远提出来是下海、登陆、上天,扩大经营,整个经营陷入一个困境,当时困难到什么程度?
魏家福:是,我在1998年11月6号正式被任命为中远集团的总裁,当时正是在遇到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处于低谷,外贸运输毫无疑问处在低谷,当时的运费叫运力供大于求,运费非常低,收入不够抵上成本支出,处在资金链条随时有断掉的可能性这么一个危机状态。研究当时我们中远集团制定的下海登陆上天的战略,是在形势比较好的金融危机之前那一段,一年赚十几个亿的情况下,就迅速多元化经营,扩大到下海就是搞航运,登陆就是搞房地产,上天就是搞航空货运公司,这样业务范围特别广,资金不能集中,而处于亏损状态,在这个时候这个公司就非常危险,那就是为什么我接班以后,请专家来帮我诊断,请专家来帮我制定中远集团未来的发展战略。
张 羽:没错,魏总走的第一大步,应该说是当时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门为中远集团制定了一份中远集团未来十年的发展规划。
魏家福:是的,那时候我请了以李泊溪教授为组长的一批专家队伍,大概60个人,有研究员,有教授,有中国著名的专家,还有主管企业、主管部委的一些专家,花了八个月时间。
张 羽:您能简单跟我们概括是什么战略吗?
魏家福:能,八个月以后有这么厚一本战略,然后浓缩成这么厚一个薄本,然后进一步浓缩就是两句话。
张 羽:您给我们浓缩两句话。
魏家福:叫两个转变的战略,第一要从全球航运承运人向以航运为依托的全球物流经营人转变。第二个,从跨国经营向跨国公司转变,这样一讲整个战略花了八个月就两句话。
张 羽:魏总,您能给我们稍微解释一下吗,全球航运和全球物流,这种转变区别在哪儿,从航运到物流的区别在哪儿?
魏家福:全球航运承运人表示我在全球做远洋运输,过去的航运就是钩对钩的这个界限,从装货港,比如上海港装货出货<港装货出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