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升温“加热”运输车市场
2007/4/26 9:54:05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编辑:
徐老板是杭州四季青服装市场的一位个体工商户,拥有两个摊位的他每天有大量服装要进出。“以前进出货物靠托运,或者是用自己的小轿车带,根本无法满足生意上的需求,每个月花掉的运输费有好几万。”对记者说起往事,徐老板觉得不堪回首。 

    开春后是服装交易的黄金时节,徐老板更是忙得焦头烂额。“运输问题不解决,生意迟早要受到影响,”他终于痛下决心,抽空去买了辆多功能车,有了自己的“运输力量”,徐老板的第一感觉就是轻松,“用16万买了辆依维柯康达多功能车,每个月还要花1500元雇一个司机,成本不小,但现在进出货物随叫随到,这笔钱花得值得。” 

    和徐老板有相同感受、经历的个私业主绝对不在少数。有资料显示,今年全国运输车辆销售实现了大幅度提升,其中火热的物流业是加温运输车市场的根本原因。《中国轻型车要闻》第3期刊载的统计数据表明,2007年3月轻型货车(含非完整车辆)销量达到13.4万辆,同比增长13.76%,再创历史新高。 

    与此同时,能在城市里最大程度上发挥作用的多功能车也在悄然升温。依维柯康达上市仅3天,仅依维柯浙江元通旗舰店一家就售出10余辆,来咨询、定购的企业人士更是络绎不绝。  

    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物流、纺织、服装加工业是今年购买此类车型的主力,与前几年仅仅把运输车看作简单生产工具的消费观不同,现在许多消费者更看重品牌,因为品牌不但代表了质量和口碑,也实现了性价比的最大化。尽管运输车辆的竞争早已进入白热化,但业内人士分析,轻卡、多功能车的成长空间依然相当乐观。 

    轻卡雄霸城外 

    由于春节前后积攒了两个月的消费需求的释放,加之今年7月份全国实施国Ⅲ标准的大限临近,达到新排放标准的轻卡在今年3月份突然呈现出异常火爆的景象。这其中,江铃顺达轻卡是比较典型的一个例子。 

    浙江江铃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市场部徐经理透露,3月份江铃轻卡销量为6994辆,同比增幅达到44.15%,仅仅上市20天的江铃顺达以3000辆的销量成为江铃占据轻卡市场第四位的“最大功臣”,而大部分选择顺达的客户来自物流和服装业。 

    “运输车辆的销量与国家GDP的相关性相当高,现在国家经济形势这么好,轻卡市场火热是可以预见的。这两年,轻卡以其高质量和中价位的特点赢得了不少客户,与重卡市场相比,轻卡销量一直在稳步上升,态势很不错,”说起轻卡市场,徐经理充满了乐观。 

    市场不断走好,这几年购买轻卡的客户也出现了不少变化。徐经理告诉记者:“以前不少客户都把装载量、油耗或者其他直观的指标放在第一位,因为那时候他们仅仅把轻卡看作生产工具,而现在消费者眼光放得更远,注重品牌和售后服务。我们这里有30%的客户都是回头客,许多客户在购买第二辆、第三辆轻卡时依然选择江铃。”  

    不过轻卡也有其“致命伤”,未经批准不能进入市区行驶这一点局限了其市场规模,不少在城市里做生意的个私业主会选择多功能车替代。说起这个话题,徐经理倒并不是很担心,“多功能车和轻卡的冲突并不激烈,轻卡更偏重载重,而多功能车则偏向多用途,两种车从根本上讲还是两个层面的东西。轻卡进不了城,不过,一旦涉及建筑、制造业,或者运载的货物一多,多功能车还怕超载呢。双方各有利弊,轻卡雄霸城外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多功能车胜在多面  

    城市多功能车同样是目前卖得比较热、拥有运载功能的一类车。由于其灵活多变,不少中小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对其爱不释手。分析轻客迎来第二春的现状,我们发现它与中国经济的发展曲线同样密不可分。 

    1998年前后,国内的轻客市场出现了第一次“井喷”。经过近10年的原始积累,一大批中小企业经营者已经走过了创业初始阶段,开始有计划地把当初购买的低价格、低品质车辆更换成形象好、品质高的中高端车辆,轻客车辆升级需求十分强烈。作为国内高端轻客的代表,依维柯的一组数据就十分说明问题:2007年一季度依维柯的销量以超过40%的幅度爆炸式增长,这就是车辆升级的充分表现。 

    “现在的经营者出于提高运营效率的需要,希望能用一辆车同时解决商务接待、员工通勤以及货物配送等三大需求,厂家看到了这样的需求,在传统轻客上注入了物流车的元素,改进后就演变成了多功能车。而且消费者的需求也越来越理性,通常都要综合成本、运输安全以及产品机动性三个因素。这就要求多功能车做到面面俱到,且价格适中。”依维柯浙江元通旗舰店品牌经理张先生向记者<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