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物流政策法规)
首页>资讯中心>浙江(物流政策法规)
关于公开征求《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若干意见》意见的公告
2017/9/7 15:25:55     来源:省发改委投资处     作者/编辑:浙江物流网
根据省委省政府要求,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扩大有效投资工作,不断优化投资结构和提高投资效率,我们起草形成了《关于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为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如有意见,请在2017年9月11日(周一)下午17:00前以信函或电子邮件的方式反馈我委投资处(电子版请发huangj.fgw@zj.gov.cn)。联系电话:0571-87055071。
  感谢您的参与和支持!
  附件:《关于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7年8月30日
附件
关于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若干意见
(征求意见稿)
  扩大有效投资是补短板和调结构的重要举措,是稳增长和培育发展新动能的有机结合,是适度扩大总需求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扩大有效投资工作,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保持投资合理高效可持续增长
  (一)总体思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历次全会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紧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把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放到更加突出位置,创新投资项目供给、要素供给和制度供给,充分激发社会投资活力,切实把有效投资转变为有效供给特别是中高端供给,为全省“两个高水平”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二)基本原则。以重大项目建设促进投资总量稳定,强化谋划盯引和建设实施全过程管理,推进一批战略性、引领性重大项目,以大项目带动大投入、推动大发展。2018-2022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0万亿元。以统筹要素保障引领投资结构优化,重点保障经济技术特征强、创新带动作用大的“大好高”项目建设,带动投资结构优化和产出结构改善,打破拖累转型升级的坛坛罐罐。到2022年,全省软性投入相当于固定资产投资比例达到15%,制造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30%,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年均增长10%。以投融资体制改革激发民间投资新活力,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企业投资项目“最多跑一次”改革和融资机制创新,把我省打造成为全国投融资环境最优省份。到2022年,全省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60%。
  二、创新投资项目供给
  (三)编制五年重大项目计划。聚焦大湾区、大通道、大花园、大运河等战略,以面向未来5-10年的高标准,制定《2018-2022年浙江省扩大有效投资重大项目建设行动计划》,超前谋划创新发展、交通设施、产业转型、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五大万亿”工程,科学布局一批标杆性重大建设项目。依托浙江省政务服务网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建立五年重大建设项目库,实行动态管理。(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环保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建设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厅、省商务厅、省国资委、省旅游局,各市、县(市、区)政府)
  (四)滚动推进“四个一批”重大项目。运用大数据、大平台等技术,推动投资项目管理模式根本性转变,实现事中事后服务监管的“全覆盖、全过程、常态化”。分年度制定实施全省扩大有效投资重大项目建设行动计划的实施方案,对重大项目实行清单管理,明确形象进度、主要节点、责任单位,推动各方面合力破解项目实施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形成“谋划盯引一批、前期攻坚一批、建设实施一批、竣工投产一批”的良性循环。(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环保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建设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厅、省商务厅、省国资委、省旅游局,各市、县(市、区)政府)
  三、创新融资方式供给
  (五)充分发挥投资基金的引导作用和放大效应。完善政府性投资基金管理模式,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向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大项目和主导产业。由政府资金引导社会资本新组建浙江省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基金规模不低于2000亿元,首期关账规模不低于1000亿元,根据资金使用和项目储备情况安排规模。政府首期出资规模不低于100亿元,向银行、证券、保险、大型企业等募集资金不少于900亿元。社会资本资金成本低于银行五年期及以上贷款基准利率的,按出资人报价从低择优遴选。组建行业、地市基础设施投资子基金,基金通过直投项目和参股行业、地市子基金,为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资本金,社会资本对基金投资资本金项目跟投跟贷、联合投资,发挥好基金的杠杆作用。浙江省基础设施投资基金的70%以上,必须投向列入《2018-2022年浙江省扩大有效投资重大项目建设行动计划》的重大项目。鼓励支持重点领域产业投资基金发展,支持浙商总会牵头设立中国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设立3000亿元投资基金,打造以实体经济、一带一路、跨国并购为主要投向的大型投资平台。做好400亿元国家新兴产业创投基金落户我省工作,入股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等国家基金,争取国家大基金投向我省人工智能、柔性电子、集成电路等高端产业项目。(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各市、县(市、区)政府)
  (六)提高省属国有企业投融资平台能级。结合国有企业分类改革,以省属国有企业为核心,在高速公路、轨道交通、机场、海港、能源、水利等领域,加强整合提升、政策扶持,培育形成规模更大、实力更强的龙头企业,承担重大项目投融资、建设、运营主体责任。依托省属投资控投公司,投资持股银行、证券、保险、信托、金融租赁等金融机构,建成全牌照综合性金控集团,增强对我省事关全局发展的重大项目融资及综合金融服务支持。加快推进国有资产证券化,盘活存量资产,形成资产变资金、资金变资本的可持续投融资模式,既控债务又促发展。(责任单位:省国资委、省财政厅、省金融办,各市、县(市、区)政府)
  (七)完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管理体系。建立完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合理回报机制,推动符合条件的基础设施项目采用PPP模式运作成为常态,PPP项目中民间资本参与或控股成为常态。成立浙江省PPP项目中心,统筹政策制定、项目管理等,建立全省统一的PPP项目库、专家库和咨询机构库,构建运营、监管、退出三位一体的运营管理体系。鼓励专业化运营,科学设置社会资本资格条件,发挥社会资本投融资和运营的综合优势。加强全过程监管,公平择优选择社会资本,竞争环节公开项目价格构成、调价机制等关键信息,运营环节适时公开日常监管、财政补贴、运营情况等,定期开展运营服务的绩效评价,确保项目规范运营。拓宽退出渠道,建立股权转让、资产证券化等社会资本退出机制。推进杭绍台铁路、杭温铁路等国家示范PPP项目,及时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编办,各市、县(市、区)政府)
  (八)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研究实施我省新一轮上市公司倍增计划,力争到2022年境内外上市公司突破1000家。依托资本市场开展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省内国有企业以上市资源为目标开展并购重组,实现间接上市。大力拓展公司债、企业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等债券融资,满足企业中长期资金投入需求。(责任单位:省金融办、省国资委、省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
  三、创新要素资源供给
  (九)加大土地要素供给支持力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重点保障《2018-2022年浙江省扩大有效投资重大项目建设行动计划》的重大项目用地需求。继续实行省重点建设项目要素保障机制和省重大产业项目用地计划事后奖励政策。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整备区,为重大项目占用永久基本农田补划简化程序,缩短审批时间。优化和改进用地报批工作,解决用地报批组卷耗时较长、一次性通过率较低等问题。压实重大项目征地拆迁工作市县政府的主体责任,实施征地拆迁工作总包负责模式。继续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完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分配与存量建设用地盘活挂钩办法。(责任单位:省国土资源厅、省发展改革委,各市、县(市、区)政府)
  (十)改进用海报批程序。建立政府储备涉海空间资源、边片保障重大项目用海的新机制。对需集中连片开发的特定海域,编制实施区域建设用海规划,优先保障重大项目用海需求。对区域建设用海规划内的单体项目,已编制区域环境影响报告书并经核准的,可只编制海洋环境影响报告表。加大重大项目用海前期沟通力度,项目单位在可行性研究阶段提前开展海洋环境现状调查,在用海方案确定后再提出用海申请,提高用海审批速度。(责任单位:省海洋与渔业局)
  (十一)加强用能、碳排放、环境容量保障。在符合全省能源总量控制、碳排放总量控制、环境容量总量控制的条件下,依法依规优先保障重大项目建设的能源消耗、碳排放、环境容量等指标需求。(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环保厅、省能源局)
  (十二)统筹解决重特大项目要素需求。建立全省重特大项目要素保障机制,省级层面统筹解决总投资100亿元以上的跨设区市和跨省(市)的铁路、城际轨道、高速公路、能源设施、水资源配置调整的重特大基础设施项目,和总投资50亿元以上,产出100亿元以上的重特大产业项目的要素需求(加快发展地区按0.7系数计算)。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级有关部门,提出省级重特大项目建议名单和要素保障建议方案,经省政府批准后由省级有关部门分头负责落实。对重特大基础设施项目,从省统筹指标中全额安排建设用地指标、规划空间指标和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其中耕地占补平衡指标调剂资金由省财政厅统筹安排。对重特大产业项目,由项目所在设区市先行落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规划空间指标和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省国土资源厅事后给予100%奖励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每年用于重特大项目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不低于4万亩。对重特大项目,省级统筹解决用海(无人岛)指标、能源消耗指标和碳排放指标,采用调剂、组织交易等多种方式统筹解决环境容量指标。(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海洋与渔业局、省能源局)
  四、创新投资制度供给
  (十三)激发民间有效投资新活力。制定出台进一步加快民间投资发展的政策意见,鼓励支持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中国制造2025”、我省“10+1”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八大万亿产业等重大项目。完善民营企业信用评级制度,开展政务失信专项治理,对拒不履行承诺、严重损害企业合法权益的要依法依规追责。各地各部门要逐项梳理核查已报审的民间投资项目,限时办结,对超过2年仍没有办理的要逐一说明情况。根据国家要求及时修订浙江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目录,按照能放则放的原则,进一步减少省级核准事项。(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委、省环保厅、省旅游局、省金融办,各市、县(市、区)政府)
  (十四)推动新一轮技术改造投资。制定出台推动新一轮技术改造促进我省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加强配套财政激励,推进工业机器人行动计划、智能制造行动计划等,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创新为动力,充分运用先进适用技术,通过改技术、改工艺、改设备、改产品、改管理等方式,支持重点行业领域的扩产增效、智能化改造、设备更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绿色发展。(责任单位:省经信委)
  (十五)制定政府投资“正面清单”。政府投资重点投向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重大基础设施、生态环保、战略资源开发、重大公共服务、重大科技进步等领域,以非经营性项目为主,原则上不支持经营性项目。编制政府投资三年滚动投资计划和年度投资计划,明确项目建设时序和投资规模,经省政府批准后由政府投资主管部门下达。(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各市、县(市、区)政府)
  (十六)深化企业投资项目“最多跑一次”改革。打破各地、各部门涉及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备案、报建等事项的信息孤岛,实现与浙江政务服务网的实时互通。制定实施全省相对统一的企业投资项目审批事项标准化清单、办事指南及通用格式文本,2017年底前,实现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前审批事项办理“最多跑一次”实现实质性突破。(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委、省国土资源厅、省建设厅、省环保厅、省海洋与渔业局、省能源局等省级部门)
  (十七)加快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2.0版的建设和应用。围绕企业投资项目全流程、多层级、多部门“最多跑一次”改革目标,按照好用、管用、共用原则,打造省市县纵向一体化、横向协同化的在线审批监管平台(2.0版)。除涉密项目外,企业投资项目实现统一平台、统一赋码、统一受理、统一办理、统一监管、统一服务的“六统一”制度。企业办理从项目立项、报建到竣工验收全部手续通过在线平台一个口子申请,项目审批监管部门统一通过在线平台受理申请。(责任单位:省政府办公厅数据管理中心、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委、省国土资源厅、省建设厅、省环保厅、省海洋与渔业局、省能源局等省级部门,各市、县(市、区)政府)。
  (十八)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按照“政府定标准、企业作承诺、过程强监管、信用有褒惩”原则,在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园区)、产业集聚区、特色小镇等重点区域开展区域评价,制订经济技术指标和行业技术规范标准,提出企业投资项目负面清单。对符合标准的企业投资项目,由企业自主选择并出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承诺,承诺后的投资项目不再审批,企业自主依法依规开展设计、施工。政府相关部门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必要的监管,对照承诺标准依法依规进行验收。验收通过的项目投入使用,达不到承诺要求的不得交付。建立健全区域评价、承诺公示、监管服务、联合验收、联合褒惩等相关配套制度。(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审改办),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委、省国土资源厅、省建设厅、省环保厅、省海洋与渔业局、省能源局等省级部门)
  (十九)深入推进行政审批中介机构改革。推进政府与中介机构脱钩改革,破除中介服务垄断,加快培育具有多种资质的综合性中介机构或中介机构联合体。依托政务服务网,加快建设全省统一的网上“中介超市”,建立行政审批中介网上竞价平台。加强中介机构信用监管,建立健全中介机构信用评价体系。(责任单位:省编办、省发展改革委,各市、县(市、区)政府)。
  (二十)建立健全企业软性投入统计调查制度。坚持依法统计、实事求是和应统尽统,做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工作。抓好软性投入统计,2017年年底前,总结推广“两市两县”(杭州市、嘉兴市,长兴县、新昌县)企业软投资统计试点经验,完成全省规模以上企业软投入调查制度及相关报表业务培训,2018年4月底前公布全省各市、县(市、区)企业软投入统计数据。制定实施政府软投资统计制度。(责任单位:省统计局)
  (二十一)深化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深化企业分类综合评价,加快推进以“亩产效益”为导向的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机制,腾出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投资效益高的项目。探索工业用地弹性年期出让、先租后让等供地方式,完善城镇低效用地开发、地下空间利用等土地政策,建立低效企业土地退出机制,落实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用地保障,促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责任单位:省经信委、省国土资源厅、省能源局,各市、县(市、区)政府)
  (二十二)创建全国投融资模式创新示范省。制定实施全国投融资模式创新示范省建设总体方案,建立部省联动推进机制以及省级部门工作协调机制,努力打造投资项目管理最优、监管最强、融资最畅、效率最高、环境最好的省份。力争2018年底前建成全国投融资模式创新示范省。(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级有关部门)
  五、加强配套措施保障
  (二十三)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压实责任,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任务分工、时间节点,强化问责,确保各项投资新政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省发展改革委要充分发挥综合统筹作用,牵头推进扩大有效投资工作。(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国土资源厅、省建设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厅、省商务厅、省国资委、省旅游局、省海洋与渔业局、省金融办、省能源局等省级部门,各市、县(市、区)政府)。
  (二十四)加强督促考核。加强扩大有效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的检查、督查、通报,对工作成效好的要予以通报表扬,对工作落实不到位的要督促整改,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修订全省扩大有效投资考核奖励办法,增加软投入等创新指标考核权重,加大500万以上的技术改造投资和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投资等结构性指标的考核力度,引导各市县更加注重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统计局)。
  (二十五)完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完善与企业投资项目投资改革不相适应的地方性法规、规范性文件,缩短改革推进与立法之间的反应时效。推动浙江省企业投资项目管理地方性法规立法工作。适时修订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管严管好政府投资。(责任单位:省法制办、省发展改革委)
  附件:重点政策措施分工方案

  附件

(更多资讯,请关注浙江物流网微信公众平台zj56156)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