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27日下午,春雨绵绵,美丽的西子湖畔被蒙上了一层薄薄的面纱,显得神秘而高贵。在柳莺宾馆二楼的一间会议室里,正聚集着来自浙江物流业的众多专家。从2点30分起,评审专家将在这里审阅由浙江省交通厅、国家交通部规划研究院共同规划的《浙江省交通物流基地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课题报告。
春雨是万物复苏的前奏,她滋养万物,孕育生机,适时适宜的降水预示着来年的丰收与喜悦。
时间随着绵绵春雨慢慢流逝。下午5点,评审专家组长杨端丰代表专家组宣读了评审报告,“专家组在听取课题组汇报,审阅课题报告的基础上,经专家充分讨论,本规划产足现实、注重拓展、强化整合、注重衔接、与时俱进、注重创新。原则通过浙江省交通物流基地布局规划。”
浙江交通厅郑副厅长说,由省级单位来规划物流园区建设,在全国范围内,浙江是第一家。交通物流基地的建设,是一个集聚的概念,而不是定量定性的概念。这样的探索,既无前例可循,先无先例可鉴,它是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观点,是浙江物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性上的产物,是把物流业进行调整与振兴精神的集中体现。
交通部规划研究院课题组组长说,“浙江交通物流基地建设一次探索,将极大地推进浙江物流业的发展。规划院将把浙江省探索交通物流的成功经验供交通部参考与推广。”
近年来,浙江大交通大物流建设已见成效,交通物流基地规划的适时出台,浙江大交通大物流的建设又将迎来一个新的春天。
浙江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随着沿海运输大通道和沪浙赣运输大通道的全面形成,浙江承北启南的交通纽带作用进一步显现。目前,杭州、宁波、温州成为国家《长江三角洲地区现代化公路水路交通规划纲要》中确定的7个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宁波—舟山港成为国家重点建设港口。全省10个地市列入国家公路运输枢纽。
浙江省已初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综合交通基础体系,为现代物流发展提供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到2007年,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达99812公里,形成“四小时公路交通圈”;内河通航里程9667公里;沿海港口万吨级深水泊位115个;铁路长度达到1212公里;民航航线248条,机场7个。
2月25日,空港物流园区宁波栎社保税物流中心正式在宁波成立。这是浙江省首家完成建设的保税物流中心。至此,宁波成为全国少数拥有“海陆空”海关特殊监管区的城市之一,形成立体化大口岸布局。同日,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管委会于2月24日在宁波举行会议,发布《宁波梅山(保税)港城总体规划(2008-2020年)》。宁波梅山保税港区是浙江第一个,全国第五个保税港区。
交通大物流建设已全面推进
2007年,针对道路货运发展水平落后于道路客运的现状,浙江省交通厅开始把工作重心转变到客货协调发展上来,先后多次召开了道路物流工作座谈会,研究加快道路物流发展的总体构想和政策措施,提出了“大交通、大物流”的总体发展战略。浙江省运管局领导亲自挂帅成立了物流发展领导小组和物流办,并聘请相关专家成立“物流政策及技术”、“物流基地建设”、“物流电子枢纽建设”三个专家工作委员会。在此基础上,第一次出版了浙江省道路物流发展白皮书;完成了省道路物流信息平台的总体规划设计,初步明确了浙江交通物流公共信息系统建设方案和浙江省综合物流基地建设工作方案,论证了相关的支持政策和实施步骤;出台针对电力迎峰度夏等重点物资运输,进一步加强交通应急管理“一案三制”建设,完善煤、油等的应急运输预案和应急保障体系,主动掌握运输动态,组织运力储备和运输衔接,畅通公水、公铁、水铁联运通道,煤、油、矿运输紧张局面得到有效缓解。
传统道路货运企业转型步伐加快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流需求的多样化,2007年浙江省道路物流业的产业组织化和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实力的优秀道路物流企业。在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认定的172家A级物流企业中,浙江省有21家,其中5A级1家 ,4A级2家,3A级和4A级各9家。据初步估算,在2007年平均增幅在24%左右。
各类物流企业专业化的市场定位更加明确,确立了各自的核心业务。物流增值服务和业务模式的创新已成为物流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嘉兴的弗玛(平湖)物流公司成立之时就投入33辆20吨以上沃尔沃厢式专用车,专门从事对大型超市、生产企业的后勤配送业务,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杭州的百世物流以搭建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物流企业联盟为切入口,开始建设起一张覆盖全国的物流信息和实体网络。邦达物流做精做专医药物流,目前已经抢占了杭州8流信息和实体网络。邦达物流做精做专医药物流,目前已经抢占了杭州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