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打造北方冷链物流集散中心 冷库容量将达35万吨
2017/12/20 14:47:40     来源:制冷快报     作者/编辑:浙江物流网
据了解,中新天津生态城中心渔港计划打造成北方冷链物流集散中心,已建成冷库容量近20万吨,预计2018年总容量将达35万吨。目前,中心渔港区域两个进口肉类冷链查验与储存一体化设施已顺利通过天津局预验收,将进一步丰富和提升天津口岸的功能和综合竞争力。
  记者从中新天津生态城获悉,中新天津生态城中心渔港辖区内开展进口肉类查验演练。北塘检验检疫局模拟肉类发现疫情突发情况,启动应急预案并妥善完成货物封存、防疫消毒、防止疫情扩散和疫情上报等一系列流程,为今后开展业务可能遇到的各类情况做足准备。
  演练进口肉类查验全部流程
  据介绍,对于此次演练,北塘检验检疫局提前详细制定演练计划,精心组织协调企业人员积极配合,演练了进口肉类查验的全部流程,为中新天津生态城中心渔港辖区保证进口肉类查验能够安全有序进行提供了可靠经验,也是其破解中心渔港冷链业目前发展困境,实现未来进口肉类在生态城就地查验、储存的重要举措之一。
  据了解,中新天津生态城中心渔港计划打造成北方冷链物流集散中心,已建成冷库容量近20万吨,预计2018年总容量将达35万吨。不过,由于目前辖区内没有进口肉类冷链查验与储存一体化设施,冷库存储的进口肉类需从天津港其他“一体化设施”查验完成后再运抵中心渔港存储配送,耗时长、成本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心渔港冷链业的进一步发展。
  “政、检、企”紧密沟通、协同合作
  面对这一情况,中新天津生态城联合北塘检验检疫局,积极筹建进口肉类冷链查验与储存一体化设施,提前介入,主动作为。在建设前期,北塘检验检疫局针对企业不熟悉检验检疫政策和“一体化设施”建设方面要求等情况,主动上门服务,宣传检验检疫政策;同时提供专业指导,多次到现场就一体化设施建设进行指导,实地解决建设过程中的各项困难;后续跟进,全力帮扶,主动深入企业,组织企业进行协检员培训,为将来业务开展做好充分的人员准备。
  通过“政、检、企”紧密沟通、协同合作,目前,中心渔港区域两个进口肉类冷链查验与储存一体化设施已顺利通过天津局预验收,待质检总局正式批复后,将减少企业时间与费用成本,助力中心渔港打造成为覆盖京津冀地区的北方冷链物流集散中心,进一步丰富和提升天津口岸的功能和综合竞争力。
(更多资讯,请关注浙江物流网微信公众平台zj56156)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