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亿浙江民资涌向水运
2005/8/18 9:13:08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编辑:
记者近日从浙江省港航管理局证实,浙北高等级干线航道网正式被纳入“四自”(自行贷款、自行建设、自行收费、自行还贷)航道的范畴,同时,《浙北干线航道通行费收费方案》即将出台。这意味着“四自”航道投融资的回报机制启动,浙北干线航道今后将不再免费通行。
浙北高等级干线航道网杭州、嘉兴、湖州三地政府通过世界银行贷款4000万美元改造而成,而另一方面,浙江水运在引入民间资本上的操作正风生水起。
今年初,香港丰华海运有限公司与宁波丰华船务有限公司签订了宁波市城西港区的建设项目,预计总投资近12亿人民币,年吞吐量将达到300万吨,建成后将成为宁波最大的内河港口。这个工程被看作是民间资本进入水运业的旗帜性项目。
“丰华只是浙江民资进入水运业的一个缩影。”浙江省港航管理局局长郑惠明表示,充裕的民间资金、灵活的融资渠道和高涨的市场需求,使得民营水运企业近几年风光无限。
事实上,2003年到今年5月,全省民间资本采用直接投资或融资方式投入全省水运力发展超过110亿人民币,其中投入浙江省海运运力发展约为95多亿元。仅温州一地,因大量民资的涌入,造船载重吨的总吨位从2001年的15万吨,变成了2004年的100万吨,相当于2004年福建全省造船总吨位。
今年年初,沿海港口和内河航道等水运建设领域也开始向民资伸出“橄榄枝”,包括京杭大运河、杭甬运河航道改造等在内的14条“四自工程”航道也向省内民资开放。
浙江省港航管理局透露,今年浙江省水运建设计划投资55.87万元中,将有41.6%由民资来实现。最新消息说,“四自工程”航道种武新线和妙湖线已确定有民资进入。在湖州、长兴等堵航严重的地段,民资热情高涨,仅长兴县吴山乡就有20多家建材石矿企业联合集资3000多万元计划兴修当地的青山港航道。
为引导规模民资进入水运市场,浙江省还相继出台了《浙江省水路运输管理条例》、《浙江省内河航道“四自工程”管理暂行办法》、《浙江省海运运力发展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政策法规,香港丰华海运有限公司总经理邬根祥说,民资和国资一视同仁的基础,为民资进一步投入水运扫清了障碍。
哪里有钱赚,那里就有民资的身影,就像在房产、煤炭、石油等领域上的操作一样,投资水运让浙江民资获利丰厚。
浙江省港航管理局的一份调研报告称,代表浙江省的3500载重吨油船,目前从大联港运输柴油到广州港的市场运价是140元左右,年获利400多万元,而一艘新船的价格也只有1700万元左右。郑惠明说,近两年投资水运业保持了较高的回报率,去年是70%左右,有的地方甚至高达80%。
在象山县宁波站村,这个“浙江海运第一村”的小村庄不过1446人,水运运力却占据了象山县的80%,去年水运的产值达到1.6亿元。全村80%的家庭在投资水运中受益,全村拥有的船舶价值达8亿元,拥有私家车上百辆,人均收入达到2.5万元,而2004年浙江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096元。(李锋 方宗晓)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