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自6月20日浙江省治超统一行动开展以来,各级政府、各市治超办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并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已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点,通过这些侧面,也反映了全浙江省治超工作实际情况。
一、宁波:深化宣传,形成四种效应
强化路面宣传,形成“长廊效应”;发挥新闻优势,形成“互动效应”;开展源头宣传,形成“社会效应”;利用网络空间,形成“网络效应”。
二、温州:做到“五个坚持”
坚持政府统一领导;坚持部门协作配合;坚持公众参与支持;坚持舆论宣传开道;坚持管理以人为本。
三、杭州:加强治超信息管理
为及时准确地传输报道各类治超工作的信息和报表,各区、县(市)治超办设置了电子信箱,实现了全市治超信息网上转输,提高了信息编报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四、嘉兴:治超呈现 “两少、两升、两稳”
两少:路面行驶超限超载车辆减少,交通事故减少。
两升:运价合理回升,交通流量逐步回升。
两稳:物价平稳,社会稳定。
五、丽水:治超中的“三下三上”
三下:超限运输率下降、交通事故率下降、大吨小标率下降;
三上:(货)车流量上升、运价回升、汽车生产企业效益上升。
六、湖州:着力于三个 “抓好”
立足治超全局,抓好协调工作;守住治超外围,抓好域内治超;重视治超制度,抓好内部建设。
七、舟山:基本实现双超车辆不出岛
舟山市治超办根据鸭蛋山轮渡口是舟山往返大陆的重要通道的特点,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抓好源头管理,采用劝返式的方法,主张哪里来回哪里去,不卸载不予放行。基本实现了超限运输不出岛的工作目标。
八、台州:有效遏制车辆集体冲卡事件
台州临石线仙居检查点是金华通往仙居的主要道路,以运输散装水泥及袋装水泥车辆为主。自6月28日首次发生12辆大货车集体冲卡事件以来,已发生3次共计52辆超超限载车辆集体冲卡事件。该市治超办及时启动紧急预案,联合高速交警、高速路政、地方交警、地方路政,在对现场勘察和掌握主要嫌疑车辆有关情况后,周密部署,进行专项治理。目前,车辆集体冲卡事件已得到有效遏制。
九、绍兴:开展治超周巡制度
为掌握各治超联合检查点的治超动态,进一步规范治超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绍兴市治超实施周巡制度。由治超办确定人员,每周对各治超点实施巡查,通过巡查,及时了解各点治超政策贯彻情况;了解治超工作人员的工作与思想;了解驾驶员的心态和想法;了解运输市场的变化等。为治超办正确进行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取得明显效果。
十、金华:确定12条线路为重点巡查的县乡公路
针对超限超载车辆绕道走县乡公路,给县乡公路带来的毁灭性危害,金华市治超办制定了“加强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巡查工作实施意见”。首批共确定了12条县乡公路为重点巡查线路,涉及到7个县(市、区)。对这些重要线路的重要路段实行24小时不间断巡查,同时根据当地实际和各条线路的车流量、流向、流时进行巡查线路进行适时的调整。
十一、衢州:市政府五点措施促治超
衢州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听取6个治超调研组的调研汇报后明确表示:政府要有积极的态度,帮助企业度过难关。并提出五点具体措施:一是交警部门抓紧“大吨小标”车辆恢复的宣传,做好更改工作;二是交通部门抓紧落实应急运力,确保紧急物资按时运送;三是改善运输结构,加大铁路运力,增加铁路运量;四是财政部门提出补贴方案,如在新车购置、年检、紧缺物资调运等方面给予补贴和优惠;五是各部门要密切配合,防止罢运、冲卡、上访等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