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物流园建设解决方案初探
2019/4/26 14:58:16     来源:通创智慧物流     作者/编辑:

摘要:

随着我国物流园区产业的发展,各类园区层出不穷,但大多数物流园建设都处于传统落后状态,本文通过对智慧物流园区定义的分析并结合经典案例,以物业服务、公共服务、物流服务三大方向为切入点,从资源层、支撑层、整合层、应用层、展示层出发,结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使用,构建一个全新的智慧物流生态体系。

关键词:智慧物流园  特征意义  经典案例  发展策略

1.前言

园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经济的一种特殊产业形态,也是中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柱,而物流园区作为我国园区产业细分的一种类型,是物流集中地作业地区,相对其他的产业园区,从基础建设、软硬件实施、模式创新等方面都处于落后状态,导致园区的整体竞争力和吸引力不足,发展相对滞后。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这种落后的状态已不能满足园区自身及客户的发展需求,急需转型升级。

在上述大环境下,智慧物流园区概念应运而生,什么是智慧物流园区呢?简单地讲,就是运用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等智慧化技术与手段,为物流园区提供开发、建设、提升、管理和运营等一系列功能,最终实现园区的自动化、可视化、可控化、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使人、车、货、企业、园区等各要素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促进物流园可持续发展,拉动区域经济增长。

2.智慧物流园区特征及建设意义

2.1智慧物流园区特征

目前,智慧物流园区建设尽管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从实际建设内容和服务方式来看,仍存在一些共同的特征,具体如下:

1努力在极其有限的空间里传达最大量的信息。即通过互联网技术,建设纵向贯通、横向协同,遍布园区内外的网络系统,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高效共享。

2用最小的空间有效存放更多的货物。随着土地成本升高,提升空间利用率,充分节约有限且宝贵的土地是目前最主要的问题之一,而立体化仓库的建立正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一般的立体库的空间利用率为普通平库的2-5倍,效益十分明显。

3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方式传递更多的物品。物流枢纽是集中实现货物集散、存储、分拨、转运等多种功能的物流设施群和物流活动组织中心,是全国物流网络中发挥关键节点,通过加快全国物流枢纽的布局(包括前置仓、后置仓、前店后仓、仓店结合等的模式推广)和物流枢纽内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信息交互、物流特种设备等的建设)可实现短时间内物品的高效传递。

4)用最快最有效的方式推动园区或市场兴旺和繁荣。通过智慧物流园区的建设,改善园区生态自然环境,巩固园区硬件设施,提升园区财政、金融、税收等软环境,吸纳更多的优质企业入驻园区,优秀员工服务园区,彰显园区综合竞争力与吸引力,推动市场快速兴旺和繁荣。

5)物流运作将以“智慧化”状态和“智能化”技术为主。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移动互联网等智能化技术,对园区内的相关人群或物体进行全面探测与感知,为园区运营管理者的决策提供信息采集计算、加工与处理等支撑。同时,通过管理体制机制建设,打通园区的规划、建设、运营管理服务等各功能单元的协同,实现园区以“智慧化”状态运行。

6)以电商→快递→物流→仓储→信息→金融的融合联动发展。以物流园区为产业平台,有效的整合电商、快递、物流、仓储、信息、金融等产业,实现产业间的联动,减少资源能源的消耗和浪费,实现各产业间的共赢。

2.2智慧物流园区建设意义

智慧物流园区的建设具有多重性意义,具体如下:

1)对于国家的意义。有利于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有利于提升园区政府服务能力,有利于创新园区管理方式,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各地园区抢占未来制高点、争创发展新优势、把现代化园区建设全面推向新阶段的战略举措 。

2)对于城市意义。有利于减轻物流对城市交通的压力和环境影响,有利于企业规模化经营,提高规模效应,降低社会物流总成本,有利于货物联运发展的需求,有利于形成绿色回收的标准盛具或装载单元。是智慧城市发展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保障城市物流服务的基础上,形成区域性城市生态。

3)对于投资企业意义。有利于提升园区的综合管控能力及服务能力,有利于园区内企业做大做强,有利于园区物流产业蓬勃发展,有利于提升园区的综合实力和吸引力。通过单个园区成功样板的刻画,为周边同类型企业发展提供借鉴。

3.我国物流园区建设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物流园区建设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截至2017年底,全国营业性通用仓库面积超过 10 亿平方米,冷库库容约 1.2 亿立方米,运营、在建和规划的各类物流园区超过 1600 个;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5GIPV6等现代信息技术等应用,物流枢纽运行效率和综合服务能力日显著提高,以平台整合、供应链融合为特征的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交易撮合、金融结算等增值服务功能不断拓展,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

我国物流园区的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诸多不足:一是系统规划不足。我国设施大多分散规划、自发建设骨干组织作用发挥不足,协同效应不明显,没有形成顺畅便捷的全国性网络;二是空间布局不完善。我国物流枢纽分布不均衡,西部地区明显滞后,部分地区还存在空白;一些物流枢纽与铁路、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以及产业集聚区距离较远,集疏运成本较高;三是资源整合不充分。我国部分物流枢纽存在同质化竞争、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内部缺乏有效分工,集聚和配置资源要素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四是发展方式较为粗放。一些已建成物流枢纽经营方式落后、功能单一,无法开展多式联运;有的枢纽盲目扩大占地面积,物流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4.我国智慧物流园区建设存在的误区与发展策略

4.1建设误区

我国智慧物流园区建设起步相对较晚,经验较少,缺少统一的建设和实施标准,在整体的建设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误区,具体如下:

(一)重概念、轻实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一方面,物流园区开发商为了项目前期拿地以及政绩工程,通常以“智能化”“智慧化”“现代化”“辐射全国”等新鲜字样去吸引眼球,但其实换汤不换药,流于形式,最终还是与传统物流园一致;另一方面,部分开发商对“智慧”认识不足,理解片面,无论从项目的前期定位、后期运营模式的刻画以及各类增值服务的拓展等都缺乏科学研究和系统性的思考,单纯的认为只要采购计算机和管理软件,对园区的日常业务进行管理,就实现了园区智慧化建设,最终的结果是建设积极性很高,效果很不理想,资源浪费严重。

(二)建设重管理,轻服务,导致客户体验度较差

园区智慧化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提升综合管理和服务能力,以满足园区内客户的实际需求与发展需要,而物流园区作为典型的第四方物流,主要为第一方第二方第三方物流提供物流规划、咨询、物流信息系统、供应链管理等服务,是一个完善的服务提供商,服务才是物流园区建设的核心,但大多数物流园区智慧化建设往往偏向于管理,忽略了服务的重要性,一味的强调“管理为主,服务为辅”的理念,势必会导致园区智慧化建设整体服务能力不足,吸引力低下,综合竞争力较弱,客户体验度较差等问题,对园区自身及园内企业的发展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三)智慧化建设技术应用落后、集成度低,缺少统筹规划

目前,我国园区智慧化建设缺少标准化的政策文件,在技术应用、功能选择、空间布局等方面缺少整体的战略指导和统筹规划。很多先进的技术无法应用到园区建设中去,有些就算用到了,但也仅仅是将先进的技术进行简单的堆砌,认为园区智能化系统越多,智慧化程度就越高,从而导致系统的整合力度不大,集成度较低,信息难以共享,甚至形成了众多信息孤岛,为园区的系统运维和后续开难题。

4.2发展策略

(一)引入新兴技术,加大顶层设计,统筹推进智慧物流园区建设

智慧物流园区的建设应紧扣时代发展的路线,在布局IPV65G等最新网络基础设施的基础上,积极引入新兴技术(AIIOT、云计算等),但在引入的同时并不是盲目的叠加,需统筹园区各参与主体(园区开发方、管理方、园内客户等)的业务需求与现实需要,从园区资金的投入、功能模块的划分、技术能的构成等多个方面制定科学合理的顶层规划方案,有计划的推进园区智慧化建设,可引入该行业的专家、咨询顾问组成智慧化建设领导小组,为园区智慧化建设提供系统的支持。

(二)服务与管理并举,建立各类保障机制,提升园区竞争力和吸引力

智慧化建设就是为了帮助园区提升综合管理和服务能力,帮助园区企业做大做强。如何有效的提升园区“智慧化”程度?单靠技术肯定是不行的,俗话说“三分管理、七分技术”,技术是前提,保障是后续。完善的保障机制(例如园区智慧发展管理机制、应急事件管理机制、增值服务管理机制、入园企业考核机制、人才培养机制等等),选择适合园区发展的技术、人才、企业、服务理念等,可保障园区内各要素按管理与服务的规定快速有效的组织运转,加快园区智慧化建设进程,从而园区整体竞争力与吸引力。

(三)积极拓展各类增值服务,建立全新的服务模式,提高可持续发展力

智慧物流园区与传统物流园区的区别不仅仅在于新兴技术的应用,更在于运营管理机制的革新,与传统物流园相比,智慧园区的建设在满足基础的物业服务的同时,以物流行业为切入点,加快政府、园区、企业、个人等要素间的联动,为园区客户提供政务对接、信息交流、物流外包、咨询规划、投融资等服务,提升园区的整体附加值。通过上述措施,既可以增加园区自身的盈利能力也可以帮助园区内企业做大做强,促进园区可持续发展。

(四)以政府引导为核心,推进相关产业联动,建立完善的服务网络

物流园区既是个体也是个整体,就个体而言,我国物流园区大多分散规划、自发建设,各自为战,缺少骨干引导,协同效应不明显;就整体而言,物流园区作为实体型平台,整合了与物流相关的多个产业,但仅仅停留于整合层面,联动较少。而物流作为一个网状服务体系,单打独斗并不能有推进物流行业的良性发展,应积极推进园区内各产业(包括仓储、干线、配送等)的联动,并且在此基础上,以政府引导为核心,推进园区与园区、区域与区域的联动,最终形成服务于全国的便捷网络。

(五)借鉴行业先进经验,努力向智慧建设先行者看齐

创新是一个学习模仿的过程,一方面,国内智慧物流园区建设起步较晚,没典型的案例,而国外起步较早,智慧化应用程度较高,国内开发商可以拓宽视野,走出国门,积极向国外(日本、美国、欧洲等)优秀的物流园区学习。另一方面,智慧化建设在物流园产业应用发展较慢,但在港口、工厂等发展较快,开发商可借鉴该些产业的优秀建设经验,根据自身建设的实际需求,打造智慧化物流园区。

5.智慧物流园建设方案

智慧物流园区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具有投资强度大、建设周期长、智慧化要求高、涉及专业广而杂的特点,笔者结合浙江通创智慧物流服务有限公司多年的物流园区规划和运营实施经验,提出具备一定前瞻性和落地性智慧物流园区建设方案供大家参考。

5.1智慧物流园区发展定位

智慧物流园区发展定位要以园区管理机构和园区客户实际需求为基础,把握物流行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高效的运营模式和优质管理经验,将园区打造以“互联网和物联网+”为核心的互联互通、高效安全的可持续发展型智慧物流园区。

5.2智慧物流园区发展目标

智慧物流园区发展目标主要是通过“拎包即驻”的便利基础设施,按需付费的私人化定制服务,高效的物流综合体系等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管理服务模式将园区打造成为政府对接中小型企业的服务平台、产业集群的公共服务平台,城市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

5.3智慧物流园区建设架构

智慧物流园区的整体架构由基础资源层、基础支撑层、应用层、展示层、整合层组成,以1个门户、3个服务平台和基础设施体现,具体如图1所示。

 

 

1  智慧物流园生态体系图

5.3.1基础资源层

基础资源层硬件基础,包括服务器与存储设备等(如数据库服务器、管理服务器应用服务器、IPSAN;安全及网络设备如防火墙负载均衡设备、路由器、交换机等;有线和无线设备包含通信网络5GIPV6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网络、WAN;数据库如地理信息数据库、业务数据库、企业数据、物流数据库);操作系统;各类机房(包括通信机房、数据机房、安防控制机房、设施设备间等)等。

5.3.2基础支撑层

基础支撑层是实现物流园区智慧化核心技术的支撑部分,包含物联网中间件机械自动化硬件、大数据分析、服务共享等。物联网中间是实现人人、物物、人物间智能互联的关键,是介于感知设备或硬件网络设备与操作层之间的通用服务软件,其具有标准的程序接口和协议,能够实现不同的操作系统和硬件平台的兼容,主要包括RFID接入、传感器接入、适配器管理、监测点管理、自动化设备的管理等;服务共享主要通过协议转换、消息传输设备服务治理与监控、路由调解及服务注册等中间件技术LAN来实现消息或服务在不同应用系统或异构系统间控制与传递;大数据则通过云计算的分布式处理、分布式数据库和云存储、虚拟化技术,对园区海量数据进行分布式挖掘,从而实现数据的增值

5.3.3应用层

物流园区智慧化建设最终由应用层来体现,应用层各个功能模块应该包含园区管理和服务的所有方面,按照物流园区日常提供的功能定位以及差异化需求,本文将应用层分为3大服务管理平台,14大管理功能模块。

(1)物业服务管理平台

物业服务管理平台主要为园区管理方提供物业管理,园区客户方提供基础物业服务,具体如下:

a)资源管理模块。提供园区内各种资源可视化展现,实现园区资源的实时盘点和管理,然后根据园区的经营目标,实现各种资源的整合、调度、评估、统筹,最终为园区资源的优化配置、政策倾斜和可持续利用提供服务。

b)招商管理模块。通过与资源管理模块和财务管理模块的对接,可实现将园区内空置资源实时转化为招商信息;可实现客户分类管理、收支实时监控、文件线上存档等功能。为园区的招商工作提供支撑。

c)能耗管理模块。通过楼宇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结合云计算、大数据分析实现园区能耗监控、数据查询等功能,并对能耗进行趋势分析,通过优化整合园区内的各设施设备的资源,实现整个物流园区的节能减排。

d)安全管理模块。通过视频监系统(涉及各个交通路口、基础设施设备、办公室楼宇等)实现园区各类突发事件实时报警功能,确保物流园区内公共设施、管委会及入驻企业资产、货物等安全,为物流园区提供安全的交通、生产、运营及工作环境。

e)道闸管理模块。通过对进出园区车辆类型、频率有效的控制,减少园区堵塞情况,维护园区形象。此外与交管系统和地磅相结合,可对出入园区的车辆情况进行实时记录(包括车辆信息、司机信息、货物重量等),确保司机、车辆、园区的安全,为园区的发展提供数据支撑。

(2)公共服务管理平台

在满足基础的政府服务的基础上,为园区客户(人、车、企业)提供各类的配套服务,完善后勤保障,具体如下:

a)政务服务模块。该模块集成各大政府网站入口,主要为物流园区企业及工作人员提供日常行政审批事项办理(包含财税、工商、运管、公安等),增强服便捷,提高办事流程,实现对民众、企业的一站式服务。

b)生活配套模块。该模块主要提供各类生活配套服务,是基于“一卡通”系统开发的,与园区内服务平台各大模块衔接,既是园区客户身份的象征,也是便捷支付的一种方式,可实现智能进出楼宇、线下消费,线上刷卡以及各类维修、缴费线上申报、支付等功能。

c)车后市场模块。车后市场服务模块是基于园区内部并辐射园区外部而构建的,可为车辆提供汽车维修、汽车装饰美容、轮胎服务、各类油品服务以及车辆的购买、置换、保险、金融等,通过线上下单、预约、支付,线下上门服务等功能,从而实现高效、便捷的后勤保障服务。

d)物流数据模块。通过对运输、仓储、搬运装卸、包装及流通加工等物流环节中涉及的数据、信息等汲取及深度挖掘,将所有货物流通的数据、物流快递公司供求双方有效结合,形成一个巨大的即时信息平台,从而提高运输与配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更有效地满足客户服务要求。

(3)物流服务管理平台

物流服务管理平台是在满足园区基础服务的同时为园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增值服务平台,是以为物流产业为切入点,通过整合仓储、物流、车辆等要素实现全供应链增值服务,具体如下:

a)智慧仓储模块。该模块主要由硬件(立体货架、输送机系统、自动分拣系统、堆垛机、AGV等)和软件(WMSOMS等)组成,可实现全程自动化作业,并且对库存、分拣、包装、配送及其信息进行有效的计划、执行和控制,从而提高仓储的运作效率。

b)智慧物流模块。是指通过智能硬件、物联网、大数据等智慧化技术与手段,提高物流系统分析决策和智能执行的能力,提升整个物流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主要包括TMS运输管理系统和防伪追溯系统,可实现业务流程管理(BPM)、托运单管理、订单跟踪、货物跟踪、从业人员管理、运输业主管理,结算管理等功能。此外,还可以实现信息流与商流的相统一,使得商品的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

c)车辆管理模块。该模块可为园区企业提供车辆位置信息、车辆轨迹、车辆驶入驶出信息、异常离线提示、车辆行驶里程、智能调度等功能。一方面,通过车辆装配的微型摄像头、温压感应装置、超速监控装置等,可实现车辆实时监控、疲劳预警、超速提醒等功能,确保行驶车辆和驾驶司机的安全;另一方面,通过智能调度软件可优化运输路线,提高车辆利用率,降低运输成本。

d)车货匹配模块。该模块既是智慧仓储、智慧物流、车辆管理模块的衔接,也是上述模块的延伸,通过上下游数据端的互联互通,辐射园区内外,可实现货源的发布、运力池的建立、运价的竞争、运费的结算等功能,从而缩短货物的流通环节,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性,降低生产企业、商贸流通企业等的运作成本。

5.3.4展示层

展示层是应用层的呈现方式,在满足上述三大运营平台基础展示的同时可实现园区内外信息的发布、宣传展示、信息交流、服务体系的介绍等功能,线上展示方式可以是门户网站、系统界面等,实现实时预览功能。线下展示方式可以是智慧物流展示大厅,通过整合物流文化、企业简介、发展历程、园区模型、LED大屏、PC、平板电脑等,给人以最直观的感受。

 

2  智慧物流展示大厅图

5.3.5整合层

整合层是智慧物流园区建设的大脑,园区是一个多源异构的复杂系统,很多服务功能既有共性也有异性,为了系统能相互兼容,需建立一个信息服务平台,提供统一的接口,实现不同部门、系统的业务协同和资源共享,避免出现一个投诉多个部门处理,资源浪费,问题却没解决好的现象出现。此外,智慧物流园区整合层应该积极搭建云数据中心、系统集成平台、应用开发平台等,用于满足应用的数据融合和系统的快速开发、集成部署与安装。

5.4智慧物流园生态体系建设

智慧物流园生态体系建设是以线下物流园布局为核心,线上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园区内外各类资源的高效对接,从而构建“人、车、货、企业、园区”五大基础要素互联互通的全新开放式生态体系,实现各要素的高效匹配和运行。

 

3  智慧物流园生态体系图

6.案例参考

由于我国物流园区发展相对较迟,现阶段还未出现经典的智慧物流园区案例,本文以智慧物流港口为例,从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技术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为智慧物流园建设提供借鉴。

6.1宁波港简介

宁波港由北仑港区、镇海港区、宁波港区、大榭港区、穿山港区组成,是一个集内河港、河口港和海港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的现代化深水大港。现有生产性泊位309座,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60座。最大的有25万吨级原油码头20万吨级(9可兼靠30万吨船)的卸矿码头,第六代国际集装箱专用泊位以及5万吨级液体化工专用泊位;已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通航。20123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开放宁波港梅山港区。2013年,宁波舟山组合港全年货物吞吐量达到8.09亿吨,超越上海港,位居世界第一。2014年度宁波舟山港实现货物总吞吐量8.73亿吨,牢牢占据货物总吞吐量世界第一大港的宝座。

6.2宁波港智慧港口建设现状

6.2.1港口运营中应用的智能技术日渐成熟

宁波港智能技术主要应用于集装箱智能闸口、物流运输实时监控、智能堆场通信及定位等方面。宁波港吉码头、北仑国际集装箱码头、镇海港杂散货及化工码头、北仑第二大集装箱码、远东码头、大榭招商等码头完成集装箱智能闸口建设,集装箱车辆通过闸口时间由过去的约2分钟减少至30秒左右;利用(GPSGISRFIDEDI)等技术实现物流运输实时监控,货主、货代企业可登陆平台或定制短信,及时掌握货物运输过程中的关键节点信息、重要业务信息等;智能集装箱堆场通过无线发射系统能随时把存取堆放的信息发送到叉车、堆高机和吊车的接收器上,实现集装箱存取、堆放的准确定位,提箱时间从5分钟缩短到1.5分钟。

6.2.2信息系统体系基本搭建完成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宁波港基本搭建了信息系统的五大体系,即:业务作业管理信息化体系、通信与监控信息化体系、经营管理信息化体系、综合管理信息化体系、信息服务体系。与国内同行业港口相比,达到了总体先进水平。

1EDI中心

宁波港EDI中心经过多年的推广应用,已成为宁波港口物流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集装箱码头作业、与海关配合实施物流监控以及与船公司配合作业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向EDI用户提供各种增值服务、网络服务、信息服务、集装箱业务服务、海关一站式服务以及其它EDI相关服务。EDI系统的应用极大改善了口岸的服务环境,提高口岸集装箱生产作业效率。

2)生产业务协同管理系统

目前,系统引入现代港口的业务协同管理理念,覆盖了对宁波港集装箱、原油、铁矿石、煤炭、液体化工五大业务体系的操作流程。对分散在不同业务部门之间的业务环节进行充分的整合,通过集成的业务功能和信息资源纳入统一平台进行管理,从而实现在集团业务部门之间、集团同基层公司之间生产业务协同工作,使其在信息平台的统一管理和协调下高效通畅的运转,为实现共同的业务目标而服务。

3AIS船舶监控平台

该平台是利用全球卫星定位(GPS)技术、通用无线分组业务(GPR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等现代无线通信技术,信号覆盖整个宁波-舟山港区及附近海域,对航行在宁波-舟山港海域的船舶进行监控,实现港口可视化调度及对范围内所有船舶实时管理与调度指挥。

4)集装箱场站管理系统(CFS)

系统主要涵盖了集装箱管理、仓库管理、查验、信息交互网站、无线终端等子功能,该系统实现了场站企业的内部业务管理,同时以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为依托,与各相关单位不同业务信息系统进行对接,满足了场站企业对外的数据交换要求,完善了港口物流链的重要作业点-集装箱场站的信息技术覆盖。

5)集装箱车队管理系统

该系统支持门点、无水港、转码头,驳空箱、平面运输、海铁联运等各种集卡车队作业模式;结合GPS技术,实现对集卡车辆作业的有效调度和监控;通过与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数据交互与共享,支持货物运输动态的实时查询;实现与智能闸口,电子装箱单、电子铅封等港区作业创新模式的无缝衔接和联动。

港口智慧化的建设无论从硬件设施还是软件实施都处于我国“智慧化”建设队伍的前列,上海港、宁波港、青岛港等我国主要港口在智慧化建设上初见成效,为其他产业的智慧化建设起到了借鉴的作用。

7.结束语

智慧物流园区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首先对我国物流园区发展情况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与分析,然后提议智慧物流园区建设应由管理方向服务方转变,以需求为导向,通过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和多样化的增值服务,提升园区的综合竞争力,进而带动园区和周边经济的发展。最后详细的梳理了智慧园区建设的整体框架结构,包括5大应用层、三大服务平台、14大管理模块,从而有效的推进智慧园区的建设,并结合自身的实际经验和经典案例,为智慧物流园建设提出了若干建议。

参考文献:

[1] 花常生,杨成福,智慧园区建设研究 [J] 运营维护,2017(6) 83-88;

[2] 郑静,陆路,宁波港口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J] 物流论坛,201710

[3]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关于智慧园区建设的思考,83-88http://tdi.tongji.edu.cn/News_show.asp?id=936

[4]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E%81%E6%B3%A2%E6%B8%AF/2470591?fr=aladdin

[5]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B%BD%E5%AE%B6%E7%89%A9%E6%B5%81%E6%9E%A2%E7%BA%BD/23221716?fr=aladdin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