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运价格上升导致物流企业进入休渔期?
2004/6/2 10:14:53     来源:     作者/编辑:
   重点治超载后,货运价格上升,一些物流企业货运量锐减 。
   有关部门已考虑出台适当降低车辆通行费征收标准等政策,以降低运输成本。
   5月1日实施的新《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货运机动车载重货物如超过核定载重量30%,将被处以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从现在起到明年7月,交通部、公安部、发改委等7部委将通过多项措施,在全国范围内对车辆超限超载进行集中治理。近期,一场轰轰烈烈的整治公路货运超载行动正在进行中,由此,国内货运价格大升,不少物流企业业务量锐减,一些业内人士惊呼:物流企业已经进入了“休渔期”! 
   重点引起连锁反应 
   今年“五一”以来,广州市货运市场相对集中的沙河和同德围等地进场车辆大幅减少,约为平时的一半左右,这成了近期国内公路货运市场的缩影。在市场上,运费普遍上涨了30%-40%。一些发货的厂家接受不了骤升的公路运费成本,纷纷改走铁路等其它渠道。一些货运从业人员说:“要想不超载又得赚钱,运费起码要涨五倍。” 
    “受冲击最大的是中小货运企业”,广州宝供物流一位负责人这样表示。大的物流企业由于业务范围较广,除了公路运输还有铁路和空运,而且平时超载的情况也比较少,客源也比较稳定,并能为客户提供更丰富的服务,因此影响不会很大。而据一些中小型物流企业反映,目前业务量与去年同比减少了近五成。 
    公路货运市场的变动,已产生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在广东最大宗水果品种荔枝的主产区高州、电白等地,货运成本飙升已令果农和地方官员心急如焚。 
   据业内人士分析,在大多数省市的物资运输中,采取公路运输方式的比重高达70%左右,受冲击最大的是超长跨省的大宗货运。由于这些货物多是附加值较低的日用消费品,包括蔬菜、水果、粮油、日用品、家具等,运输成本在这些产品中接近30%,运价的上调势必要刺激这些商品的涨价。 
    恶性循环积重难返 
    一名业内人士直言,公路运输超载一直都是不容许的,但在运输业内中却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一辆标5吨的货车,装到15吨、20吨乃至30吨都是常有的事情。而据分析,运输车每增加一倍的重量,道路损坏程度就会增加16倍,我国每年因车辆超限超载造成的损失超过300亿元,正常使用年限在10年左右的货运车辆,2至3年后即报废,而且全国70%的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和超载超限有关。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一位学者分析,这次货运市场上全行业运费大幅上涨的情况,为近年国内首次。一次动真格的整治,使运价应声上涨,这同国内货运市场已经进入“互相压价-超载-再压价-更加超载”的恶性循环不无关系。其实2000年以来,有关部门和地方先后开展了一系列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超限超载涉及面广,治理难度大,加之利益驱动,特别是源头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使超限超载成为一个“顽症”。国内货运市场上这种长期的运价无序乃至恶性的竞争,已经有点“积重难返”的味道,由此引来的各种严重连锁反应不难预计。 
    重新洗牌有利健康发展 
    据了解,广东不少物流企业仍抱有有关部门在政策上会先紧后松,特别是一些地方政府会出于本地利益在实施时打折扣的侥幸心理。但有专家指出,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整顿超限超载运输本身是有利于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的。一位物流企业负责人坦言:只要大家都不超载了,在公平的游戏规则下,物流企业应该能赚到正常利润,比如除了涨价以外,还可以购买更好的卡车,可靠性高了,没罚款了,一样可以产生利润。 
    据悉,在中国物流成本在GDP中占比高达20%-30%的情况下,为减少整治对社会物流成本总水平的影响,帮助正当经营的物流企业顺利度过调整期,有关部门已考虑出台相关政策,如对通行费和公路养路费的收费标准和征收方式进行调整,适当降低车辆通行费征收标准,并对多轴大型车辆给予收费优惠,以降低运输成本。 
    有专家指出,这次物流成本大幅上涨的部分,最终极可能将由物流(货运)企业、运输车辆、工商业主、消费者四方各分摊一部分,而最终凭实力顺利度过“休渔期”的物流企业,将在这次的洗牌之后得到更健康的发展。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