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拟建全国性“E”药交易中心
2004/6/14 10:09:34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编辑:
在10号召开的“上海市推进医药电子商务发展研讨会”上,记者获悉,经过两年多的试点,独立第三方运营全程医药电子商务已成独特的“上海模式”在上海及国内29个省市成功推广实践,并准备实施全方位覆盖。在此基础上,上海电子商务界将用三到五年在上海建立全国性药品电子交易中心,使上海继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后成为亚太第一个具备完整配套服务系统的国际医药交易中心。
据了解,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已经推行了5年,由于缺乏对招标之后中标药品采购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的有效工具,再加上并非所有临床用药都完全实现了集中招标采购,致使有的购销双方不执行中标合同,用利润更高的药品替代中标品种,这样不但招标“挤”出来的利益没有完全落实到百姓头上,还增加了药品生产企业的负担。
由长海医院药学部胡晋红主任提出并开发的由独立第三方运营的全程医药电子商务,意在通过完全独立于政府职能部门、医疗机构和制药企业之外的中介部门来实施网上药品采购招标的全过程,实现整个流程的透明化和有效监督。从2002年开始,这种“上海模式”便在上海市医疗机构和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药品网上采购中运用,至今已为长宁区、闸北区、浦东新区等多个区县和长海医院、新华医院等多家三级医院,总共180多家医疗机构和近100家药品供应企业提供了医药电子商务运营服务。
目前,药品网上购销基本覆盖了医疗机构的全部临床用药,年交易规模30多亿元,实现月交易额超过2亿元。同时,“上海模式”还依托海虹控股(000503)在全国的网络资源,在全国29个省市推广应用,其中15个地区成功实现政府全程监管,全国5000多家医疗机构和4000多家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提供医药电子商务服务,累计网上成交金额300多亿元人民币。
上海市长宁区卫生局局长张平向记者介绍,长宁16家二级和一级医疗机构从2002年11月开始,全部临床用药都已通过医药电子商务网进行采购,年网上采购金额超过2亿元,采购价格平均下降了7-8个百分点,每年节约药品采购成本近1000万元。张平认为,这促进了政府部门加快向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和法治政府的转变。
随着“上海模式”的逐步完善,关于要成立上海国际医药交易中心的战略也得到广泛认可,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商学院副院长邵蓉教授指出:“上海发展国际医药交易中心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上海金融、贸易、物流中心的地位将大大提升这种优势。但是更关键的是,上海医药电子商务通过实践形成的‘上海模式’为中心的建立完成了人才储备和模式探索”。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