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浙江省供应链与仓储行业协会(以下简称“浙供仓协”)会长赵成锋率协会副会长、浙江富瑞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崔洪洁、协会数据资产工作委员会主任、后日资本董事长王慧等一行到访麻省理工宁波供应链创新学院(以下简称“宁波学院”),尽管处在暑期,院长郭杰群接待了赵会长一行,并举行了一场富有洞见的合作交流会并达成了深度合作的共识,双方旨在构建一个集“产、学、研、用”于一体的协同创新生态,为浙江乃至全国的供应链体系升级创造一个新范本。
“宁波学院”是麻省理工与宁波市政府联合创建的在中国唯一一所科研教育机构,也是麻省理工学院中国中心,采用国际化的模式独立运行,是MIT全球供应链与物流卓越网络成员之一。学院开设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硕士学位项目、博士项目以及针对企业高管的高层培训项目,通过引进MIT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等,着力培养国际化供应链管理的精英人才。
赵成锋会长首先向郭院长表明了来意,“浙供仓协”一直重视供应链高端人才的培养,2014-2020年间曾经累计组织举办了5期“浙江省现代服务业高级人才境外培训班”,超过100人次参加了境外培训,为进一步强化产教融合,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协会希望与宁波供应链创新学院合作,继续进行供应链高端人才的培养。
会谈中,双方聚焦于顶尖智力与产业实践的无缝对接高端人才联合培养这一核心议题。赵成锋会长强调,供应链竞争的本质是人才的竞争,协会要借力宁波学院全球化的师资与前沿研究能力,通过举办“麻省理工中国供应链总裁班”、“麻省理工-宁波供应链管理研究生课程班”等多种形式,与协会计划组建的“新生代供应链企业家俱乐部”相融合,为浙江乃至全国输送具备国际视野的高端人才提供了坚实基础。
郭杰群院长表示,通过将MIT顶级的供应链管理理念与浙江制造业的深厚土壤相结合,将能够培养出既懂国际规则又熟悉本土实践的复合型人才。各方将联手打造定制化的高管培训与认证项目,引入全球顶尖的专家智库与海量产业案例,并设置产业园作为实训基地,为新生代企业家和制造业高管提供“供应链+数据”双轨课程,推动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在全球供应链体系中,数据作为核心要素,其价值的有效释放是供应链创新的必由之路。后日资本董事长王慧提出“CDAO(首席数据资产官)”理念,指出将供应链数据资源资产化的价值远不止于财务报表上的优化,更在于构建一个从评估、质押到流通的全闭环生态。她强调,这需要政府、金融机构与企业共同探索风险共担机制。浙供仓协、宁波学院、后日资本等将可共同搭建服务平台,通过非侵入式分析工具,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帮助企业将沉淀在供应链中的数据资源转化为可量化的资产,为供应链金融的创新提供新路径。这一模式的探索,有望打破传统供应链金融过度依赖核心企业的瓶颈,使价值创造的“活水”流向全链条,特别是中小微企业。
关于在产业园协同合作领域,可依托“杭州数字港”等产业创新平台,通过建立杭州产学研中心、产业孵化基地、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等,探索“教学+产业”飞地模式, 联合在杭州打造全国供应链创新策源地,这将不仅仅是“宁波供应链创新学院”教育课程输出,更是一次产业资源的双向反哺,通过创新载体加速产业生态创新与重构,挖掘新产业价值的应用。
会谈的最后,赵成锋会长用“资源路由器”来形容双方合作的战略定位,他指出,真正的产业升级在于打破“单点突围”的思维,让全球智慧、产业资本与本土实践在浙江形成一个强大的生态闭环。
此次会晤,标志着浙江供应链发展将进入了一个由技术、资本、人才三轮驱动的新阶段。宁波学院的全球智慧、后日资本的数据资产化能力,以及浙供仓协的产业场景链接,各方合力将有效破解制造业转型难、数据价值释放难、高端人才供给难等核心命题。展望未来,这一深度合作的有效探索,将不仅服务于浙江省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将为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体系中的角色转变,贡献一个具备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的“浙江模式”,成为全国产业链现代化的指路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