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第三方物流市场探析
2005/9/9 14:02:32     来源:物流世界     作者/编辑:
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与第一方或第二方的合作来提供其专业化的物流服务,它不拥有商品,不参与商品买卖,而是为顾客提供以合同约束,以结盟为基础的,系列化,个性化,信息化的物流代理服务。现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是一个大约有10至15年历史的行业。在美国,第三方物流业被认为尚处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发展期;在欧洲,尤其在英国,普遍认为第三方物流市场有一定的成熟程度。欧洲目前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比例约为76%,美国约为58%,且其需求仍在增长。研究表明,欧洲24%和美国33%的非第三方物流服务用户正积极考虑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欧洲62%和美国72%的第三方物流服务用户认为他们有可能在3年内增加对第三方物流服务的运用。我国第三方物流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尚有很大差距,还处于起步阶段。据中国仓储协会于2000年3-4月对全国范围内的供求状况进行的调查,生产企业原材料的物流中,第三方承担的比例仅为18%,而商业企业物流中第三方承担得更少,仅占总比例的5.9%。显然,无论是生产企业还是商业企业,交由第三方执行物流的比例都不高。而在一些发达国家,第三方物流是物流市场的绝对主导,由此可见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空间是巨大的。

  浙江省第三方物流市场状况分析

  目前,浙江在外经商人数达500多万人,总投资达6000多亿元;2003年,浙江民营企业达30多万户,产值8270亿元,出口创汇1211亿元,一些重要经济指标连续6年稳居全国第一;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浙商占了188席,其中10强,浙商就占据了4席,最具竞争力的50强中,浙商占了28强。作为经济强省的浙江,经济正处于新一轮的快速发展时期,2004年全省生产总值已超过1万亿元,人均GDP达到了2900美元,浙江是典型的“两头在外”型经济,商品大进大出,是我国主要的商品交易市场,2003年,商品交易市场实现成交额5591亿元。

  为了顺应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洲地区经济腾飞的大好形势,国家及当地政府还做出了一系列的规划设计:根据交通部今年3月制定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现代化公路水路交通规划纲要》指出,规划的长三角高速公路网总里程为1.18万公里,其中浙江为5250公里,占44.49%;规划建设7个国家级综合运输枢纽,浙江省就占了三个,分别为杭州,宁波,温州。其中宁波,温州建设为沿海综合运输枢纽,但各有侧重点,宁波规划为多功能综合运输枢纽,承担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运输,并与舟山共同承担长三角及长江沿岸地区能源,外贸大宗物资由海进江的中转运输。辐射国内,沟通国际,在长江中上游省区对外开放中,将发挥重要的支撑和带动作用,而杭州则侧重建设为内陆综合运输枢纽,位于公路主骨架,内河主通道,铁路主干线的交汇处,是内陆地区的客货集散中心,杭州客货运输总量目前列全省第一,在全国物流中心城市定位指数中排名第八,成为长三角南翼重要的客流物流中心城市。还起着辐射浙江经济,打通连接安徽等地的跨省通道,连接上海和江苏,华南,中南等地,完善与上海,南京,宁波顺畅衔接的公路主通道的作用,同时加快内河港口建设和航道整治,形成至上海的集装箱运输通道;向南贯通闽,粤的高速公路出口和向西贯通赣,湘的高速通道已经打开,浙江高速公路网已成为“长三角”连接“珠三角”的重要通道;杭州湾跨海大桥将于2008年建成,大桥建成后,上海至杭州的车程将缩短至两小时,十分有利于杭州湾以南的宁波,台州和温州等浙江城市接轨上海,还会推动浙江其他新兴工业城市例如慈溪,海盐与上海的交流和合作。最重要的是,大桥还将把上海港与宁波的北仑港连为一体,给该地区内的厂商多提供了一个可供选择的港口。今年以来,浙江省六大工程正在立体推进中,预计五年对于交通建设方面的投入将逾1500亿。

  随着浙江省交通网络体系的不断健全完善,其客货运输量都已初步显现出良好的增长事态。2004年,从全省客货运输量所占比重看,公路客货运量处于绝对优势,全年公路完成客运量14.22亿人,占客运总量的95.1%;完成货运量7.85亿吨,占货运总量的67.2%。从客货运输增长情况看,铁路客运增长最快,全年完成客运量5117万人,同比增长19.9%,完成旅客周转量208.44亿人公里,增长19.3%;水路运输凭借其货物装运能力强,运价低廉的优势,货运量增长最快,完成货运量3.587亿吨,增长21.2%,货物周转量2059.63亿吨公里,增长39.1%。

  除了交通运输方面硬件设施的改进,政府对软件要素的提升也在不断做出努力,去年浙江省即开始试行《物流企业分类与资质评价指标》,日前省发改委等12个部门还联合制定了加快我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主要内容为规范物流企业的注册审批,具体有:简化物流企业登记注册程序,取消经营国内铁路货运代理,水路货运代理和联运代理的行政性审批,取消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经营资格审批等。目前物流行业仍存在诸多法律空白,但我们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将要而且正在努力地健全物流的相关法律法规,只有建立了行业规范标准,才能使一批劣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