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以下简称浙江大宗)作为物产中大集团助力浙江自贸试验区推进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的重要平台,成立十年来成果显著,已累计实现油气等大宗商品贸易量5.34亿吨、交易额2.66万亿元。日前,浙江大宗再添新突破——成功落地新品类铝合金锭的首单供应链业务,交易量达32吨。此次业务打通了上游加工企业与下游贸易商的交易链路,标志着浙江大宗保供稳链能力迈上了新台阶。
2024年11月,国务院批复《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方案》。浙江大宗纪委根据省纪委省监委部署要求,在物产中大集团纪委的指导下,持续拧紧“上下联动,同步推进”的责任链条,将监督职责融入改革发展全过程,以高质量监督服务护航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
在履职过程中,浙江大宗纪委聚焦服务国家战略,精准选取“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建设”政治监督项目,成立专项工作组,每周监督进展、每月列席例会、每季专项报告,将监督工作具体化,提高监督实效。
为进一步增强项目监督合力,浙江大宗纪委积极构建“一盘棋”监督体系——与物产中大集团纪委纵向联动,自今年年初起系统部署、全程跟进,建立审核报备、跟踪问效等机制;与此同时,与相关省属企业横向协同,克服困难,于今年上半年圆满完成省内大宗商品现货交易资源整合,浙江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在常态化监督工作中,浙江大宗纪委以优化工作作风为核心,系统构建“三张清单一张网”闭环管理模式。依托物产中大集团在大宗商品行业的资源优势,积极争取协同支持,建立内部协同清单;通过政府相关部门牵头协调,形成外部沟通清单;细化任务措施,制定日常监督清单。此外,充分利用集团“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应用系统”,以数字化、智能化监督手段,为各项工作保驾护航。
今年以来,浙江大宗纪委已开展监督检查20余次,约谈提醒4人,精准发现问题、及时预警风险,督办解决问题10余个,为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