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港口城市物政策体系的构想
2006/6/6 10:12:23     来源:     作者/编辑:
      一、港口物流政策的基本涵义
      港口物流(本文仅指海港,下同)是现代物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以港口为节点、以水路、铁路、公路为主要流动线,以船舶、汽车、火车等为主要运输工具的、辐射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物流网络。笔者认为,港口物流政策属于产业政策的范畴,它是指港口物流按比例、协调增长过程中应具有的有效管理体制以及在一定管理体制下实施的各种政策措施。按照产业政策的相关理论,港口物流政策的主要内容是:第一,物流产业的定位:通过制定和实施港口物流发展计划,明确港口物流的前景和目标。如 2001 年国家五部委联合出台 《 关于加快我国现代化物流发展的若于意见 》 ,从宏观的角度对物流业发展的若干问题作了规定。第二,物流产业发展的法律框架:通过经济立法、规制和行政命令等手段,为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公平竞争的平台,并为物流企业的公司行为规定合适的市场规范,以国家的正式制度体现对港口物流发展的支持。
      二、港口物流的政策层面和要点分析
      通过对我国主要沿海城市已出台的政策分析,可以发现,各市支持发展现代化物流政策的具体内容体现在三个层面上:
      1 .宏观层面
      对本地现代物流的发展思路、指导原则、主要目标、组织领导、具体措施和扶持政策方向做出界定,旨在明晰发展目标,统一思想,统一行动。
      2 .中观层面
      针对港口物流规划出台相关的、具有普遍性的扶持政策,如市场准入政策、投资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人才政策,还包括相关的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建设方面的规定。这一层面的政策,主要功能在于政策扶持与市场竞争相结合以促进物流产业的发展。
      3 .微观层面
      针对物流企业出台相关的市场管理规定,如物流企业的资格认定、审批程序、行业管理规定、物流企业协调制度、用电用水优惠等行政规定。这一层面政策主要表现为各种地方法规,其作用在于规范物流企业市场行为,推动有序竞争,扶持物流产业的健康发展。结合各地发展现代化港口物流的政策,我们认为,城市港口物流政策体系设计应把握以下四个政策基本点:
      第一,港口间协作与资源配置政策。国家的港口资源是有限的,使区域内有限的资源(包括港口设施、人才、基础设施、资金、信息等)产生最大的效益。
      第二,港口物流产业扶持政策。港口物流所涉及的基础设施和设备,通常建设期长、投资回报率低,特别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土地、财政、税收、人才等政策上的优惠与支持,以改善物流企业的经营条件,提高其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国际竞争能力。各地由于产业基础、人员观念不同,具体的政策也存在差异,但扶持港口物流产业的主基调是一致的。
      第三,港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政策。物流设施一直在港口物流发展过程中起着载体的作用。应通过制定相关政策,从政策层面上推动物流设施平台的搭建,搞好辅助基础设施及港口配套服务的建设。
      第四,物流企业政策。如地方政府及行业协会通过颁布各项政策法规,对物流企业的市场行为进行规范,同时在微观层面对企业进行支持。
      三、港口物流政策体系的设计框架
      1 .宏观层次
      该层次的政策设计应以国家和省级相关政府部门已经制定的法律、法规和产业布局规划为纲领,按照现代物流的理念,以提升港口竞争力为主要目的,制定本港口城市物流发展规划。根据物流具有复合产业的特性,设立市场物流协调部门,授予相应的行政权力,以统筹规划和协调与港口物流相关的资源、市场、设施、人才、政策等诸方面。
       2 .中观层次
      (l)财政和税收支持政策。通过制定出台相应的财政和税收政策,调整社会资金流向和分配关系,引导企业的经营策略,加大对现代物流业的投人。对列人市级重点建设项目的物流企业,要采取积极的财政扶持,给予必要的财政补贴。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物流企业的重复征税问题。物流企业可以享受高科技企业一样的税收优惠政策,如新成立的公司,所得税可给予“两免三减”。
      (2)土地政策。对于物流企业,在规划、使用土地的审批上,要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审批,提高工作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