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别物流“老四”的模样
2006/8/14 19:21:25     来源:     作者/编辑:
    从第四方物流这个名词产生以来,供应链管理领域为第四方物流角色的定义和概念一直争执不休,到现在也没有结果。到底什么是第四方物流? 怎样可以成为第四方物流商?

    对这个题目的争论有着各式各样的答案。 1996年,美国Accenture公司(埃森哲)首先提出“第四方物流”,创造了“第四方物流”这样一个术语,从那以后,尽管这个概念被广泛使用,但人们对物流“老四”的理解似乎越来越不同于它原有的概念了。

    角色争执不休

    当前的经济环境表明,那些传统节约成本的手段已逐渐用尽,企业迫切需要通过快速和切实的新手段来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在网络时代,一旦企业管理者意识到信息技术能给他们带来好处时,他们非常愿意将其整合到业务中去。谁可以更好地做这件事情呢? 答案是第四方物流。

    Accenture对“第四方物流”定义为:将资源、企业的实际运作能力和相关企业的技术进行整合后,设计和创造出一个全面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并予以实施。

    并非所有企业都可以作为第四方物流的主体,它必须满足以下一些条件:

    1.不是生产方或购货方。

    这一点是比较明显的,作为生产方和购货方,应该把自己从纷繁的物流活动中解放出来,不断增强其核心能力,在自己的领域内提高竞争力。

    2.拥有良好的信息共享平台,在物流参与者之间实现信息共享。

    物流运作中会不断产生大量信息。作为第四方物流的主体,要整合社会物流资源,需要有各参与者都可以共享的信息平台,如此才能高效地利用各参与者的物流资源。

    3.具有足够的供应链管理能力。

    作为第四方物流的主体,肩负整合所有物流资源的重任,需要有足够的供应链管理能力,以整合所有物流资源。就是说,要有集成供应链技术、外包、多供应商管理和多客户管理的能力,且要有大批供应链管理的专业人员。

    4.具有区域化、甚至全球化的地域覆盖能力和支持能力。

    地域覆盖和支持能力是体现第四方物流主体的核心。

    老四真假难辨

    现在,我们可以在每一个国际市场中找到一些专业技术根本不同的物流企业,其中很多企业都急于宣称自己是第四方物流提供商。

    但在冲进这个领域时,他们并没有搞懂第四方物流的真正概念,或是错误地理解了这个概念。例如“第四方物流”并非是成为“物流承包商领头人”,或“管理一个共享的网站”,也没有整合附加服务的任务,如筛选货物、贴标签等。然而,有很多物流提供商将这些业务列入了自己的基本服务之中,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相应的信息技术解决方案。

    还有一些传统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巧妙地借用“第四方物流”这个概念,将他们的服务打入供应链的一些高利润领域。而且让人担心的是,他们这样做时,并没有保证这些服务是否是他们真实的投资。我们看到的是,他们到处宣传自己是什么都可以做的“4PL”。其实,他们对“第四方物流”的解释,最多只是比“第三方物流”中的内容多了一点点。从财务资源、人员素质和人力资源等因素考虑,他们并没有真正做“第四方物流”的工作。

    实际上,第四方物流的概念也在随着市场和需求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但应具备四个关键要素。广义而言,第四方物流要求客户放弃自己所有的供应链——并不仅仅是仓储或运输,而是整套供应链,只保留企业自身的品牌及客户群。

    在现实中,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赞成这一有点激进的观点。一些行业在放弃供应链的控制方面就显得比较保守,尤其是零售行业,认为对供应链进行有效的管理是其立足之本。另外,一些第三方物流商在加入第四方物流的同时,依然保留或拓展其作为第三方物流的角色和市场。

    多方合作模式

    Accenture对多方合作模式有这样的理解:“我们期待着这样一种可以服务于各种各样客户的模式,其业务开始于一个正式的核心客户,但他们在设计自己的运营能力时却考虑了更多东西——以便在效率方面给予更多的提升。为了适应这种模式,我们应该首先考虑第四方物流。”

    多方合作模式不仅仅提供一个可以适应各类用户的企业架构和业务模式,而且要考虑到合作者、投资者之间的合作和利益分配问题。这些事项应该在做第四方物流的长期战<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