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发展现代物流 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2007/9/17 11:05:04 来源:武汉特办 作者/编辑:1
9月15日,第二届中国物流发展东湖论坛暨湖北物流企业年会在武汉召开。武汉特办王雪坤副特派员应邀在会议上发言,下面是发言的主要内容。
一、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面临有利机遇
发展加工贸易是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工贸易由小到大,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但是目前来看,东部沿海省市加工贸易出口额占全国的比重达到97.5%,中西部地区仅占2.5%。因此,加工贸易作为一种优惠政策,主要是对东部的优惠政策,中西部地区享受到的优惠实际上很小。
现在我国产业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转移的势头已经显现,并将会引发我国经济结构的重大变革。东部地区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煤炭、电力、水资源和人力资源日益紧缺,土地、能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上升,制造业的综合成本大幅提高,部分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竞争力下降,产业和企业向中西部转移是大势所趋。东部沿海原有的体制优势、政策优势,随着改革开放向全国的推进和深化,不断趋于弱化,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中西部地区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明显上升,吸引力大大增强。东部地区要推进产业升级,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要发展现代服务业,急需“腾笼换鸟”,也开始欢迎中西部地区到他们那里招商,支持他们的企业到中西部发展。
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后,明显向中西部倾斜,是国家实施的一次重要的区域结构性政策。加工贸易的核心是保税政策,在进口环节免收关税和进口增值税,我认为属于自由贸易,是海关监管下的自由贸易。 它是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国际贸易以工业半成品为主的大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必要选择,是我们加速工业化的一条有效途径。在90年代初期,我国关税总水平达35%以上,即便现在加入WTO后快6年了,仍接近10%,进口环节增值税17%。去年以来,几次连续降低出口退税率,1000多种商品征多退少。与一般贸易比较,加工贸易政策有明显的优惠。我国加工贸易政策和管理经过了多年的不断完善和调整,今年政策调整的主要内容是,经营限制类商品加工贸易,东部地区企业要实额缴纳一半的保证金,最近允许企业使用保函的形式,而中西部地区A、B类企业仍可以“保证金台账”空转。今后随着限制类品种增加,对中西部倾斜面将进一步扩大。
在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过程中,前期将主要是成本推动型的,很可能是试探性的。中西部地区的要素成本明显低于东部地区,有人研究认为,劳动力工资比东部地区低30%甚至一半,东部地区土地价格平均是中西部地区的1.44倍。中西部地区有丰富的资源,可以为企业提供充足的原材料,很多省份是农业大省。湖北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纺织业、金属加工、塑料行业具有较好基础或发展潜力,轮船和电子加工贸易已经有相当规模。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将会使湖北的比较优势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
我认为,中西部发展加工贸易意义重大,将会大大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加快中西部工业化进程。中西部地区多属人口大省,就业压力很大,加工贸易将有助于帮助本地区扩大就业、就地解决劳动力转移问题,很多打工仔不必再背井离乡到外地打工。这还将促进本地区利用外资、扩大开放,对促进本地区企业技术进步、提升管理水平,对培养本地区专业人才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发展现代物流,努力降低运输成本,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条件
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正在酝酿重大转机,湖北省委省政府和省商务厅作出了具体部署,还将出台专门的鼓励措施。但客观地讲,我们还面临不少限制条件和困难,比如,使用外资规模还偏小,中西部地区合计仅60亿美元,占全国比例不足10%;国内企业对国际市场了解不够,对外贸易人才缺乏,等等。其中,一个关键的瓶颈是,中西部离沿海比较远,空间运输成本是开展贸易的最大障碍。
关于中部地区的物流运输,已经有人作过研究。有专家学者认为,在中西部地区发展加工贸易非常困难,因为运输成本决定了加工贸易的迁移。有人认为,物流成本是加工贸易中一个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但从综合成本考虑,如果加工贸易产品的物流成本占产品成本不足5%时,中西部地区就可以克服这方面的劣势。我认为,当前中西部物流运输发展很快,贸易运输成本将会大幅度降低,对加工贸易的制约会越来越小。我提出四方面的想法供大家讨论。
一是在硬件上,要加快当地物流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在这个问题上政府和企业都有责任。湖北具有长江这一黄金水道,现在的加工贸易运输基本依靠的是集装箱运输,沿江口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要加速高速公路网的建设。从中国高速公路里程占公路总里程的比重看,中部地区不到东部地区的50%,西部地区不到东部地区的1/3。高速公路犹如经济的大动脉,血管通畅,活力就强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