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现代物流发展的特点、经验
2007/1/12 10:40:27     来源:     作者/编辑:1

一、当前发达国家现代物流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物流效率持续不断改善,总体水平较高
  通常,社会物流成本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率是衡量一个国家物流效率的标志。比率越低,表明物流效率越高。近20年来,发达国家物流成本与GDP的比率一直处于下降态势,目前平均约为10%左右(发展中国家社会物流成本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一般都在20%-30%,2004年我国的这项指标为21.3%,2005年降为18.6%。),而且这种下降趋势还在继续。例如,美国1981年全部物流成本与GDP的比率为16.2%,2004年已降为8.6%,见表1。其中,导致物流效率提高的最重要因素是存货持有成本的连续下降,从1981年存货持有成本占GDP比重的8.3%降为2004年的2.8%。
  (二)第三方物流发展迅速
  发达国家的企业普遍专注于价值链中的核心环节,积极推进企业内部物流活动社会化。近些年,仓储、运输和配送等环节已经成为各国物流外包的重点。物流外包促进了第三方物流的迅速增长,并成为物流市场发展中一个新兴领域。据Armstrong&Associates公司的研究结果,2004年美国第三方物流的市场规模达到894亿美元,增长速度连续第10年超过美国经济总体的增长速度。自1996年以来,美国第三方物流的综合年均增长率达14.2%。
  发达国家第三方物流目前还呈现几大趋势:
  一是着眼于消费者最终需求。第三方物流企业普遍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追求“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数量、用正确的价格、采用正确的方式、把正确的产品(或服务)送到正确地点的正确客户手中”。
  二是服务的专业化。如美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一般都有自己明确的行业定位,见表2。这是因为企业物流外包的主要目标就是能够享受到专业的物流服务,这就促使承接物流外包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更加专业化和高效率。
  三是专业化基础上的综合化。如运输企业介入仓储服务、多式联运、门到门、海运企业上岸、货代企业下海、互为代理或在全球范围内的网络扩张。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迅速变化的市场需求,第三方物流企业必须更加注重满足客户追求的物流运作全过程的效率和效益,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综合物流服务就成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努力达到的目标。
  (三)企业物流组织模式发生重大变化,并朝供应链物流演进
  20世纪60年代以前,发达国家的企业内部物流活动基本上处于分散状态。到了20世纪60、70年代,一些制造企业将需求预测、采购、生产规划、制造库存、仓储和物料处理职能集成为物料管理,包装、产成品库存、配送规划、订单处理、运输、顾客服务集成为实体配送予以统一管理。进入20世纪80、90年代,一些企业将物料管理和实体配送进一步集成在一起,并给予统一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
  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有远见的企业实施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组织改进,即利用信息技术全面规划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供应链全过程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这种改进突破了单一企业的局限,用更开阔的视野关注上下游企业间的物流总成本和效益,这种物流组织的改进效果极其显著。例如,美国零售巨头沃尔玛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百货零售店发展到跃居世界财富五百强前列,这与其始终不断地改进其物流组织效率密不可分,一个高效运转的供应链物流体系支撑着沃尔玛获取了与众不同的竞争优势。
  (四)配送中心、物流中心和物流园区有较大发展
  配送中心、物流中心和物流园区的出现,是发达国家现代物流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1960年,美国的Raytheon公司建立了最早的配送中心,该中心利用当时较发达的航空运输网络为美国市场提供快速的物流服务。日本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对物流园区发展进行规划和政策扶持,按经济特性把全国分为八大物流区域,在各区域建设和整顿物流设施,形成物流园区,然后区域间通过干线运输(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近海运输)形成跨地区的物流系统。欧洲一些国家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也开始建设物流园区,德国在物流园区建设方面则后来居上。1984年德国建成第一个物流园区——不莱梅物流园区,现全德境内有30多个物流园区,集聚了1000多家企业,4万多名工人,相当于全德物流工作人员的5%-10%。
  配送中心、物流中心和物流园区在发达国家的广泛兴起,一是为了减轻物流对城市交通的压力,如日本东京的“物流团地”使进入市区的货物先集中在物流园区,化整为零,按市内的运输路线统一配送,限制大型运输车辆进入市区;出市区的货物集中到物流园区,集零为整,再统一运输,提高车辆利用率。二是提高物流经营的规模效益。通过将多个物流企业集中在一起,发挥整体优势和规模优势,实现物流企业的专业化和互补性,同时,这些企业可共享一些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降低运营成本和费用支出,获得规模效益。三是满足仓库建设大型化趋势。在<势。在<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