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教育热潮下的思考
2009/5/6 8:59:55     来源:http://www.amteam.org/k/others/2005-11/5     作者/编辑:1
    物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热点,在这个过程中,物流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的物流教育在一片繁荣的表象下,也蕴含着潜在的危机。冷静地总结历史实践,可以归纳出几条重要经验,这必将对今后我国物流人才的培养有所裨益。 

  经验之一 

  首先需要对物流业和物流学科有一个全面认识。 
<BR>  物流学科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的发展到现在还只有半个世纪的时间,加之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得比较晚,对其在认识上容易有所偏颇。尤其是物流业涉及的面比较广,和不少行业(如运输、商业等)有交叉;在物流过程中,既涉及到很多技术问题(如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信息传输和处理等技术),也包括很多经济管理问题(如物流的成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认识不明确,就会导致物流学科的研究方向和物流教育的专业内容偏离物流业的中心任务。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明确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物流业与运输业的运输业务既有交叉,也有不同。运输业既包括货物运输,也包括人员(旅客)运输,主要是组织各种运输工具和运输方式,来完成货物和人员的运输任务;物流业则主要是利用各种运输工具和运输方式,来完成货物的空间流动。当然物流业也可以自己拥有一部份运输工具(比如汽车),自己组织一部分运输业务,但这不是它的中心任务,也不是物流学科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是物流业与运输业的延伸服务有所不同。为了货物运输的需要,运输业要组织包装、装卸等业务,但并不深入到货物的生产和储存环节。物流业则是从更广的跨度出发,组织货物的包装、装卸等业务,不仅是为了满足运输过程的需要,同时还要考虑货物生产和储备的需要。 

  三是物流业与制造、加工业的加工业务有所不同。在货物流通过程中,有时需要对货物进行简单的加工,它一般不改变货物的性能和用途。制造业和加工业则是为了消费需要,通过生产活动来改变物资的性能与用途,二者是有区别的,但也有交叉,很难严格划分。 

  四是物流业的信息流具有自己的特性。物流业的信息传输或信息流通,是指为货物流通需要而进行的信息流通活动,带有比较强的行业性。它是为广义商品流通(包括物流和商流)服务的,与一般的信息流通有所不同。 

  经验之二 

  其次,物流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必须合理规划。 

  解放前,我国开设的材料管理专业,知识结构侧重于经济管理方面,比如财务、会计和工商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解放初期,我国学习苏联经验,增加了不少物资技术和计划管理的知识,二者都有比较强的部门性。改革开放特别是实行市场经济之后,我国的物流类专业除增加了一些市场经济知识外,还增加了不少物流技术和信息流通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那么,物流类专业培养的人才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呢? 

  物流业是一个涉及面比较广的行业,主要包括货物的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和加工,以及有关的信息传输、处理等,既有生产性任务,也有服务性业务,涉及到很多技术、经济问题,因而物流人才需要有比较扎实的技术、经济基础知识。 

  这一类知识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各种物流作业(如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和信息传输及处理等)的技术、经济管理;二是物流行业综合的技术、经济管理,即如何将各种物流作业加以衔接和组合,使货物流通达到整体优化,二者不可偏废。目前的主要倾向是侧重前者,对后者的重视不够,由于物流的功能在于让货物流通实现全过程的整体优化,因此必须加重后者的内容。 

  需要注意的是,物流教育应当把重点放在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而不要在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和成本计算方法等方面下太多功夫。 

  经验之三 

  第三,应当根据需求科学地设置专业,不要一哄而上。 

  20世纪60年代以前,我国只有一所高等学校设置有物流类专业,从60年代开始一些高等学校陆续设置了相关专业,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各专门学院,如铁道学院、矿业学院、机械学院等设置的物资管理专业,它主要是为行业部门培养物资管理人才,因而除了学习一般的物资管理知识外,还学习了一些本部门的专业知识;二是综合性的工学院或财经学院设置的物资管理或物资经济专业,它主要是为中央和各级地方物资管理部门培养专门人才,学习的知识面比较宽一些。从比例关系来看,前者占的比重较大,这主要和我国的部门管理体制有关。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物流教育的专业设置应该以培养综合性的物流人才为主,将部门之间的差别逐渐缩小。 

  还有一个问题也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物流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