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宝供圈地
2004/7/5 8:44:05 来源:环球供应链 作者/编辑:
当物流外包在许多制造企业和零售企业成为趋势的时候,宝供这个一直被认为善于整合社会资源、轻装上阵的行家,却走上了“大而全”的道路。2003年10月,宝供斥资5亿元顺德容桂镇签订了一个占地500亩的综合物流基地项目,主要面向家电制造企业。此前的2002年11月25日,宝供苏州基地竣工并开始试运作;同年12月1日广州基地投入建设,2003年6月中旬竣工,其后合肥基地投入使用,上海国际物流基地项目签约。
疏解顺德之痛
宝供是高举着供应链管理的大旗来到顺德的。
顺德有美的、科龙、容声、万家乐、格兰仕五大家电品牌,有大大小小家电企业共3000多家,被誉为“家电王国”。然而,在昔日以“桑基鱼塘”闻名的乡村发展成为今天的国际制造业名城后,顺德家电品牌发展后劲明显不足。玩资本运作、搞技术创新、大把在媒体上烧钱,顺德老板们在使尽浑身解数后回过头来,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是,眼下中国家电产品的竞争仍然是成本优势的竞争。
在经过一定时期的迅速发展后,顺德的不少家电企业面临着两个较为明显的瓶颈:成品生产企业的生产规模越大,购买的原材料也越多,仓库中库存越多,占用的资金越多,但由于许多家电产品的更新换代步伐越来越快,市场需求变化风险越来越大,不少原材料、半成品还没使用完全,就已经不再适合了。
宝供集团总裁刘武称,在进驻顺德之前,集团派专项小组进行了4个多月的市场调查,发现顺德生产厂家普遍有大量库存,如原材料、产成品库存。另外,大规模生产企业的市场业务量扩大的同时,许多企业在国内建设的营销网络也越来越大,他们不得为此背负着过高的运输、分销成本。
刘武称,顺德家电企业只有20%是采购本地原材料,其他都需要从国外、外省大量采购,库存占压大量资金。电器更新换代很快,预测不准就会出现亏损,如何有效采购所需产品,并快速运输所需数量、品种,许多企业一直难以找到有效的解决途径。另外,国内外采购集团对顺德家电感兴趣,希望迅速采购,并在数量、品种、送货时间上充分满足他们的要求。
而按照刘武的设想,宝供在顺德建设的物流基地,恰好可以使下游的家电成品生产企业不再需要自己的仓库,将所需原材料、半成品的相关信息直接传递给该物流基地,宝供在集合众多成品企业相关需求的基础上,每天都按照具体数据分类告诉上游的各种原材料、半成品生产企业。宝供再将这些采购到的生产材料集合到该物流基地处,再分别分配给下游的成品企业。这样一来,上下游企业的成本都会降低,生产资源也不会被浪费。
同时,宝供遍布全国的50多个办事处或分公司,可以作为顺德当地企业成品集散中心的物流基地,再配合宝供遍及全国的物流网络,就可以让顺德当地大企业将产品低成本、高效地分销到全国各地,并享受宝供门到门的物流服务,他们的营销网络建设费用就可以节省许多。
刘武还表示,建成后的物流基地除了是集配送、分拣、拼装和简单加工为一体的一站式物流中心,同時还附加了基于进出口业务的保税、通关、检验检疫和国际金融结算等功能。另外,由于生产商和供应商的产品都在宝供的基地集散,基地同时还具有产品展示和贸易的功能。在一定意义上,宝供的物流基地也是一個采购平台,它将强有力支持现有的家电企业实现原材料零库存的目标。
据称,建成后的宝供顺德家电物流基地可储存货物40万标准托盘或70万立方米的商品,每天可处理6000张订单、2万个标准托盘,年周转货物达700万托盘。
刘武透露,宝供顺德国际综合物流基地建成并正常运营后,预计作为电器采购集团在华南的采购中心,每年采购总金额为200亿-250亿元;作为国内外电器原材料供应商和产成品分销商在华南的分销中心,每年分销商品价值为120亿-200亿元;作为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在华南的分销中心,每年分销商品价值为30亿-50亿元,支持顺德及珠三角地区工商企业的物流配送,每年配送商品价值为80亿-100亿元。
同时,宝供的野心也很明了:顺德2002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尤其在电器产品方面,有相当多业务辐射到珠三角乃至全国的现代化工厂,这显然是一处“金矿”,在此建设物流基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醉翁之意
对于顺德来说,宝供的5亿投资算是大手笔,但对于宝供来说,顺德基地只是其架构区域物流基地其中的一步。而在刘武的脑海中,物流基地的建设是宝供实现成为中国“供应链一体化” 服务提供商的重要载体。基于这样的构想,宝供甚至把他们的物流基地发展规划作了修改,规划5年内在全国兴建物流基地的数量由原来的10个扩充为15个。按宝供的规划,这15个基地将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同时兼顾华中、西南和西北地区。
宝供的战略转型也是基于现实的压力。刘武把宝供的发展归纳为三个阶段:1994—1997年,建设中国网络系统,实行“门对门”服务;1997—2000年,建立信息系统,完善运作网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