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有望成国际物流中心
2004/3/10 9:54:31     来源:沈阳今报     作者/编辑:
    ■朝韩京义线6月有望开通
    ■出口韩国将无陆地障碍
    ■“亚欧大陆桥”将向东移
    ■沈阳有望成国际物流中心
    3月3日,朝韩双方初步达成一致,决定在今年6月15日连通开城至文山的京义线公路,铁路也将于年内开通。贯穿朝鲜半岛南北的京义线在被隔断50多年后重新连通,将使日本、韩国与欧洲、亚洲各国实现在陆路上的货物交流,中韩也将结束长达50多年无法进行陆路交流的历史。东北三省则有望成为东北亚甚至亚欧大陆经济交流的中心,而沈阳将凭借区位优势成为国际性的物流中心。 
     欧亚大陆桥东移 
     从汉城出发,沿着半岛西岸北上平壤,再到达中朝边境新义州,这就是全长499公里的“京义线”。 
    据介绍,朝韩拟6月15日开通京义线公路非常容易操作,韩国负责的区段——从文山至军事分界线为止已经竣工,朝鲜负责的区段——军事分界线至开城的路基工程已完工,只需铺上柏油就可以开通。尽管目前京义线公路及铁路连接工程尚未全部完工,但其全线贯通并投入使用将在今年内实现。 
    著名朝韩经济学家、吉大东北亚研究所负责人徐文吉教授分析,如果京义线开通,不仅实现了东北与韩国之间陆路交流,而且也因韩国釜山与荷兰鹿特丹之间公路铁路的连通使“亚欧大陆桥”东移,中国的丹东、沈阳也将成为其中的一站。实现日本、韩国与欧洲、亚洲各国在陆路上的货物交流,而东北地区则成了各方交流的国际性交通枢纽。 
    据估算,韩日两国的货物从海上运到西欧至少需要26天的时间,而走铁路则只需要16天,将会大大节约贸易成本。 
    对韩贸易受制于路 
    虽然东北与韩国仅有咫尺之遥,但由于陆路交通的中断,东北三省与韩国之间的往来一直受困于“绕道走”的尴尬,而双方更是因此而失去了更多的经贸交流与资本投资机会。 
    在去年沈阳举办的“辽宁·韩国秋会”上,来访的韩国前副总理林昌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达了对这种“隔断”的无奈。据他介绍,韩国在山东投资建设了一万多家企业,而韩国在东北地区投资最多的辽宁省开办企业数量却仅为5298家,无论从地理还是从亲缘关系上,辽宁都占有绝对的优势,而造成差距的主要原因是陆路通道的封闭。 
    据沈阳海关统计处高处长介绍,仅去年上半年沈阳对韩出口就达1.18亿美元,较去年增长19.4%,韩国现已成为沈阳第二大出口国,但由于沈阳出口的货物大多只能先运到大连港,再通过海运转至韩国,大大增加了货币成本与时间成本,如果朝韩陆路开通,沈阳对韩出口份额则会更大。 
    沈阳要做国际物流 
    “在国家关于东北振兴的各项规划中,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贸交流是一项重要的内容,朝韩之间京义线的连接对于振兴东北来说是巨大的利好消息,我们将从中获得很大收益!”徐文吉教授激动的说。 
    据介绍,京义线恢复后,作为新“亚欧大陆桥”的一部分,在韩朝境内铁路运输年收入将达到2485亿美元,而中国境内的铁路线要比京义线更长,因此收入也会高于这一数字。其中沈阳、丹东等辽宁城市受益最大。与此同时,还会加速实现东北亚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沈阳也将凭着位于东北亚中心这个区位优势而成为国际性的物流中心。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